新闻报料:0573-89398888

关于“湿疹”,你误解了多少?

2018年09月04日 10:12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王一 通讯员周丽平 孔佳琰

  湿疹,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皮肤病,很多人觉得“湿疹”之所以这么称呼,总与“湿”字脱不了干系,于是便认定“湿气”就是导致湿疹的“万恶之源”。真相是否如此呢?

  本期养生周刊,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湿疹的那些事儿。

  别把“湿疹”和“湿气”

  混为一谈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何为湿疹。百度百科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有渗出倾向,慢性期则表现为皮肤浸润、肥厚,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其实,我们日常口中说的湿疹,实际上是一个西医病名,相当于中医里的湿疮,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湿气,可以把它理解为中医里的“湿邪”。

  中医把导致疾病的因素分四类,外因、内因、病理产物和其他病因。其中外因是指中医中的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湿邪便是其中之一。湿邪侵人体所致的病证,被称为外湿病证,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环境中感受湿邪所致。

  市中医医院皮肤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袁敏芳表示,从中医上讲,湿疹可分为湿热浸淫证、脾虚湿蕴证和血虚风燥证。现如今大部分患者都是因为脾虚湿蕴证而导致的湿疹,“尤其现在年轻人熬夜、喝冷饮、贪凉等不良习惯导致脾虚,从而引起湿疮的情况非常普遍。”

  湿邪所致的外湿病与脾虚生湿引起的内湿病,虽然成因不同,但在发病中常相互影响。湿邪入侵会影响脾的运化而导致湿自内生,反之,脾虚运化水湿无力而生湿,又常招致湿邪的入侵。

  “因为饮食失节,过食辛辣荤腥动风之物,脾胃受损,失其健运,湿热内生,又兼外受风邪,内外两邪相搏,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所致。病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袁敏芳坦言,纵观湿疹发病全过程,六邪中,仅“寒邪、暑邪”未被提及,其他四邪均参与湿疹的发病过程。“这就意味着,虽然内湿和外湿是湿疹的主要致病因素,但并不是所有的湿疹都由湿邪所致。换句话说,不是感受了外湿病或内湿病,就一定会导致湿疹。”袁敏芳提醒市民,“湿疹是因为体内湿气重”这句话并不完全准确。

  医生提醒

  这些错误做法不要再做了

  湿疹是夏季皮肤科门诊的“热门疾病”,也是防治误区比较多的一种皮肤病。市皮防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钱利兴表示,在门诊上很多患者把各种不舒服的皮肤病都当做是湿疹,比如神经性皮炎、慢性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但是“这个锅,湿疹不能背”。“湿疹在任何季节都可以发病,夏季只是相对高发的季节,然而它的病因不明确,可能是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钱利兴解释,通俗来说,就是过敏的炎症反应。

  “虽然说这个疾病比较常见,也不会轻易危及生命,但是在门诊上仍然会遇到不少对此有认识误区的患者,因为没有正确及时处理,使得病情加重。”钱利兴告诉记者,其中有一部分患者是把湿疹和湿气两者混淆在一起,认为湿疹的表现是因为自身体内湿气重,而湿疹正是在“排毒”并不需要去处理它,而湿疹会导致瘙痒,让人忍不住去搔抓,又或者觉得自己没有清洗干净,用肥皂、沐浴露等刺激性洗涤剂清洗或用热水烫洗,觉得能够暂时缓解症状。“但是这种做法都是错误的。”钱利兴指出,这样的做法反而会加重皮疹,继发感染,使病情变得更加复杂。

  除了没有正确认识湿疹,错误的“自我疗法”也是一大误区。因为湿疹的表现会让部分患者认为是皮肤创面,认为和烫伤一样需要进行包扎处理,但是他们却不知,包扎会导致炎性渗出液内吸收,刺激免疫系统,引起全身过敏性反应。“门诊上时不时就会有这样的患者,原本只是局部的湿疹,因为自己处理不当而导致泛发性湿疹。”钱利兴强调,出现湿疹等皮肤问题,要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咨询专业的皮肤科医生,确诊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切忌乱用药。否则,病情不仅得不到有效控制,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出现不良反应,甚至贻误病情。

  合理祛湿

  摆脱困扰

  “湿气重的人往往会有消化功能弱、大便黏腻、舌苔白腻、感觉一身沉重、食欲减退等症状。”袁敏芳说,因为不是所有的湿疹都与湿气相关,所以关于湿疹的治疗,还是要辩证论治。

  对于与湿气有关的湿疹,医生表示,市民可以多多运动,舒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利用排汗进行祛湿,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还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也是人体保持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

  除此以外,在食疗上,薏米是祛湿的最佳食材,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薏米味甘淡,能利水渗湿,是常用的利水渗湿药,也是常用的祛湿食疗药材。

  不仅如此,市民也可以尝试辅助治疗,例如拔罐和针灸。医生介绍,拔罐是通过刺激人体血脉和神经,起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风散寒的作用。而针灸也是中医中驱寒、除湿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实人体自身就有一套祛湿的功能,利用针灸就是帮助人们把自身可以祛湿气的功能调好,具有调五脏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的作用。其中足三里、阴陵泉和三阴交都是很好的祛湿穴位,湿气重的人平时可以多揉揉。”医生表示。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潘竞毅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