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中房·西郊庄园杯”桐乡市首届市民摄影节之“我和摄影的故事”

李凤来:相机是我记录沿途心情的“朋友”

2014年07月29日 09:47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继上周本报呼吁市民除风景照外,还可多向txxwssp@163.com邮箱投人文、纪实类照片后,市民朋友们积极响应。其中,市民李凤来在濮院花园街拍摄的几张人物照让笔者看到了旧镇改建给不同人群带来的幸福表情。

 

  昨天,笔者在李凤来家中见到她,这是一名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身材瘦小,外表还像一个孩子,但她与摄影已有10多年的“情缘”了。“从小学时的胶片相机到现在的单反,我已经买过5台相机了呢,不过拍的照还是挺业余,主要是钻研精神不够。”她不好意思地挠着头。

 

  她回忆起最初的摄影经历,几乎全是家人的合影,而第一次拿起相机拍风景是在乌镇东栅景区,当时买了一卷能拍36张照片的胶卷,“看到那里的屋檐、蓝天和石板路,我就忍不住咔嚓了起来,等妈妈叫我给她拍照时,胶卷已经用完了,还被妈妈好一顿训。”她说,后来当她拿到印出的照片后,钻地缝的心都有了,“明明那么美的景色,在照片上竟显得‘残缺不全’,后来再也不敢拿那个相机拍风景了。”

 

  不久后,数码相机开始风行,李凤来的父亲托亲戚在杭州买了一台在当时很“先进”的佳能数码相机,一次能拍400多张照片,这可把李凤来乐坏了,“拍‘残’了删掉还能继续拍,我深深被科技的力量折服。”

 

  高中的最后一次运动会,让李凤来过了一把“记者瘾”,她负责自己班上“运动员”的风采记录。但那时她的相机已经略显“落伍”,不过凭借着对它的熟悉程度,她还是抓拍到了许多同学精彩的瞬间,虽然有些动作因为快门速度等原因,带着“搞笑”的元素,但这些照片现在都已经成为这50多位学生高中时代共同的“珍贵记忆”。“自己拍摄的照片第一次让我感觉到了价值,这让我感到很自豪。”

 

  时间过得飞快,科技进步的速度也让人惊叹,大学时,不仅手机的拍照功能日益强大,可以媲美普通数码相机,连单反相机都走进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那时我心里也蠢蠢欲动,但单反的价格还是让我望而却步。”不过,最终她还是在大二时“咬牙”买了一台入门级的尼康D3000,从此相机在她家不再是“合影专用”,而成为了她记录沿途风景、心情的“朋友”。

 

  此次路过濮院,听说了旧镇改建的事,于是她停下脚步,走进了老街,在她眼里,这里不仅有充满历史沧桑但已经略显破败的老宅、老桥,还有一肚子故事的老人,以及近期的“搬家热”给许多人带来的不舍而又幸福的感受。

 

  “那天我拿着相机一路走一路拍,沿街的好多人都向我的镜头投来笑容,无论是收废旧家具‘生意红火’的人、坐在门口悠然自得的老人,还是从老家的角落里找到心爱娃娃的孩子,他们脸上的笑容让我觉得生活原来这么美好。我觉得他们肯定想象着旧镇改建后濮院的新面貌,也想象着今后自己的幸福生活。摄影让我发现这些,我也很幸福,真的。”

 

  李凤来在采访的最后向笔者说了一长串话,让人深深动容,笔者也同样体会到了摄影迷人的魅力,同时希望更多的市民向本报分享自己的摄影故事和那份摄影带来的感动。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 孔越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