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老书新语,赋予了它新的活力

 

 

  杨承禹在研究《补农书》。

 

  一部《补农书》足以把明末清初的桐乡乡贤张履祥刻入历史长河。很多人虽知道这是一本关于农业生产的书,但具体讲了什么,就没多少人知道了。

 

  日前,桐乡籍学者张天杰,联合张履祥名人研究会的一批农技专家和文化人士,正在编撰一本《张履祥诗文选注》,全面记录张履祥的艺术成就和《补农书》的价值地位,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这本农书,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得以浮出水面。

 

  《补农书》其实为两个人所著

 

  《补农书》曾经流行于江苏、浙江、安徽及南方其他各省,是反映明末清初太湖流域,特别是嘉湖地区农业生产状况的一部有代表性的农业著作。

 

  一直从事本地农业研究的农技人员杨承禹说,其实真正的《补农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是湖州沈氏所作,下卷为张履祥增补。书成于顺治15年。因为不是一个人所作,所以通常引文中把沈氏所作的称为《沈氏农书》,张履祥所增补的下卷称为《补农书》。“因为传沈氏有反清倾向,所以流传并没有涉及其名字,而张履祥的增补倒真正让这部农书广为流传。”杨承禹说,书成后,因张履祥生活清贫,并没有马上刊印,过世后才由人刊印。

 

  从书中看出,两人都亲身指导或参与农业生产,补农书是经过长时间经验积累写成的,内容丰富。

 

  毛泽东曾通读《补农书》

 

  这部反映嘉湖地区百姓生产生活的农书,曾引起了在湘江边读书的毛泽东的强烈兴趣。杨承禹在翻阅了大量资料后的这个发现,让很多人有些意外。

 

  据考证,民国初年,青年毛泽东还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认真听讲了《补农书》并做下笔记。

 

  1913年至1918年,毛泽东在湖南做了5年半的师范生。他在这一时期的笔记,保存下来的很少,因此他在1913年所著的《讲堂录》中提到有关《补农书》的读书札记,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毛泽东这样记录道:“1、《农书》2、壅(因翁,培也)……”一共8条引文,共203字。

 

  目前,一些学者正在关注这部分资料,希望从中发掘《补农书》对于毛泽东学术思想形成的作用和影响。

 

  当时,毛泽东之所以能看到《补农书》的内容,多少和这本书的流传有关。《补农书》因为有益于民生日用,很长时间内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于东南诸省。在清代,它甚至还被地方官介绍到四川盆地,对该地区的农业科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芊戈”或能助力治水

 

  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对一种名叫“芊戈”的类似芦苇的植物印象深刻。上世纪50年代,桐乡农村的河岸边,到处长满了这种碧绿挺拔的植物,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般成簇就称“芊戈墩”,沿河成带就叫“芊戈带”。《补农书》中这样写道:“一亩极盛,可得万斤,则每日烧柴三十斤之家,可供一岁之薪。”

 

  在高桥镇越丰村老人林祥福的印象中,这种植物比芦苇细,有半人多高,不能生长在水中,只能在河岸。除了自然生长,很多老百姓还会自己种。当柴烧或者编成各种家用品,养蚕、羊圈里都用得上,无不渗透着江南水乡的特征。

 

  不过“芊戈”更鲜为人知的,是其对河道的“清道夫”作用。种了“芊戈”的河道特别干净,防止河泥冲刷,也能产生一定的净化作用。

 

  对农村已经消失的“芊戈”,杨承禹颇感痛惜:“可能没经济价值了,慢慢就消失了。”

 

  已退休的水利专家陆秀峰,也曾去农村寻找过这种植物:“只有零星看到,不过在濮院和嘉兴交界的一条河港里,见过大片‘芊戈’,下面还有野茭白。”陆秀峰说,和周围河道有很明显的区别,这条河真有老底子的味道。“我想向政府建议,能否再种‘芊戈’,不仅能为‘五水共治’出力,也会形成独具风格的河道景观。”杨承禹说。

 

  很多惊艳的美味消失了

 

  《补农书》中不止记录了各种农作物生产、动物养殖方式,还遗留下很多口耳相传的美食。如六月腌黄梅、暑月做豆豉、春季腌咸菜、萝卜菜、苔心菜。

 

  “很多有着独特工艺的美食流传至今,但有些舌尖上的美味只能留在记忆中了。”陆秀峰至今仍对几十年前吃到过的“瓫里菜”念念不忘,这在《补农书》中也有所提及。

 

  “桐乡的芥菜分为黄色千头芥和棕色黄铜芥,做这个‘瓫里菜’就要选取黄色千头芥。”陆秀峰的思绪,飘回到那个物质并不富足但创造力无穷的年代。他说和做其他腌菜不同,菜得先切碎,晒干,然后放到石臼里一锤锤打熟,再把熟烂的芥菜放入瓫中,稻草扎成辫子,包住瓫沿,上面再盖黄泥。

 

  掀盖的时刻,也是芥菜发生质变的过程。“淋上香油在饭上一蒸,那是拍巴掌也不舍得放的。”让陆秀峰遗憾的是,因为制作过程繁复,现在鲜有人愿意花精力去做,而且会做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补农书》中还记录着一种叫“梅豆”的黄豆。书中这样写道:“六七月陈豆做腐,腐少,若得掺入梅豆,腐便如故。每遇豆熟,商贾来至,官私赖焉。”由此可见,梅豆之于豆腐画龙点睛的奇特作用和当时的紧俏程度。“我70多岁了,没见过梅豆,这个品种可能很早就消失了。”既然如此受欢迎,怎么会消失呢?杨承禹分析,梅豆地域性太强,只能产在桐乡,就连邻近的秀水、海宁都没有,越是稀有,越会加快其消亡速度。“不过从其种于清明后、产于大暑前的特性来看,可能是早熟黄豆的一种。”

 

  记录是为了更好的传承

 

  记录是为了不被遗忘,记录是为了更好的传承。

 

  2008年,在桐乡市史志办的邀约下,陆秀峰对《补农书》全文进行了点句。

 

  “读这本书都是搞研究的,实际上真正需要看这本书的是普通农民,对于种养殖业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但他们没有机会也看不懂。”于是,从去年开始,陆秀峰将《补农书》翻译成了白话文。如今,翻译工作已经完成,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刊印。

 

  张天杰的老家在崇福,现在他是杭州师范大学的一位哲学、历史学教授。对于家乡这位乡贤以及他的思想,张天杰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市面上有关张履祥及《补农书》的研究很少。

 

  “希望能出一本书,不只对《补农书》进行更透彻的注释,也深度发掘张履祥的文学、教育思想。”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这本集多人智慧的《张履祥诗文选注》将于近日正式出版。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记者沈怡华文 编辑: 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