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肮刚不棱登

2014年04月21日 08:57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肮刚不棱登”,一句典型的桐乡方言,外地人听了不知所云,本地人虽经常讲,但要精准地解释其含义亦非易事,最好是结合具体事例来阐释。

 

  比如:您肚子饿极了,本想吃上两大碗香喷喷的白米饭,谁知狼吞虎咽吃了一碗,饭却没了……

 

  再比如:您在五星级酒店预订了一桌好菜好酒恭候来宾,谁知客人擅自超员,一桌挤坐不下,再加一桌则大超预算,且临时已增订不到坐席、换不到大一点的桌子……

 

  又比如:您或您孩子的高考成绩已经公布,填报一流大学没把握,颇有点儿“悬”;填报一般大学又觉得浪费了十二年寒窗拼得的分数……

 

  以此类推,这样的情形就会有N种,皆可谓之“肮刚不棱登”。概言之,这是一种“因没有达到某种程度或要求而所处的尴尬、为难状态”。在实际言语中,“肮刚不棱登”还常常简缩为“肮刚不棱”、“肮不棱登”。

 

  收集、研究和表述方言俗语,常会遇到这样的“冏”态:有音无字,一向讲惯了的鲜活话语,就是找不到相应的文字把它写出来。拿“肮刚不棱登”来说,其语源无从考据,只能找读音最接近的字来表音,颇似古时之所谓“假借”、如今之所谓“写白字”。

 

  那么同样是标写一条俗语的读音,能不能音义兼顾呢?像“维他命”(vitamin)、“可口可乐”(Coca-Cola)、“家乐福”(Carrefour)、“奔驰”(Mercedes-Benz)等洋名词那样,翻译时就很好地兼顾了它们的读音与汉字的字面义,此法应该也适用于“肮刚不棱登”。

 

  笔者把“āng/gāng/be/léng/dēng”这条俗语,书面表达为“肮刚不棱登”,也有“音”“义”兼顾之考量——用来标音的这五个字,其普通话发音与该条俗语的方言发音最贴近,此其一。再从字面含义上讲,“肮”,可作“咽喉、喉咙”解(见《康熙字典》);“刚”,刚巧处于某种状态;“不棱登”是口头语,表示“不确定(模棱两可)的状态”。那么把“肮刚不棱登”理解为“卡在喉咙(瓶颈)处不上不下、颇为尴尬”之义,似乎也说得过去。《现代汉语词典》中有“红不棱登”、“花不棱登”两个词条,清代范寅所著《越谚》中有“二不棱登”一语,均可作为上述说法的旁证。

 

  既然是用读音相近的汉字来表述,“肮刚不棱登”就可以不止一种写法。如本乡钟瀛洲先生在他的《桐乡方言》中,就把此语写作“盎刚不能噔”、“昂格不能噔”,应该也可以。特别是“盎”(腹大口小的器皿)字的含义比较贴切,但整体读音上却不及“肮刚不棱登”贴近。又如《吴江方言俚语集成》将此语写为“盎庚勿伦登”,情况差不多。

 

  方言“有音无字”的现象很常见。这是因为,有些词语最初的读音经过漫长岁月的口耳相传而音义渐渐脱节,以致语源不可考或被遗忘;有的原为多音节词语,连读、快读之后发生音调糅合而无法辨析;更有各地方言特有的语气助词、拟声词、拟态词等原本就没有相应的文字。

 

  在此情况下收集、记录方言俗语,就只能找音近之字、记近似之音,倘使能够兼顾“音”与“义”就蛮不错了。例如桐乡方言:夯白浪当(全部、总共)、亟出乌拉(着急、慌张的样子)、触头两僵(弄虚作假)、团团化化(四面八方)、小结幽幽(小巧玲珑)、真样咕子(认真,不假,不开玩笑)、打昏屠(打呼噜)、呵抚尼(挠痒痒)、档档至(果然如此)、爪兮兮(有点害怕和讨厌)、敖梢(赶快)、茄闷(兴趣不浓)、木气(因做了不妥之事而难为情)、叽糟(身心烦躁)、气数(不像话、令人气愤)……这些词语基本上是“有音无字”,究竟应该怎么写?恐怕只能写成读音相近的“白”字了。

 

  这是方言俗语的尴尬,但或许正是方言俗语的趣味所在。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 王士杰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