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碗大桐乡城,日新月异,有了新颜 然而,周遭愈繁华,却愈能衬托出这里的厚重积淀

“永宁”的恬淡镶嵌在高楼大厦间

2014年03月28日 09:36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渐行渐远,似乎忘了初衷。

 

何去何从,徘徊迷惘之际,我们才回过头来追问,桐乡,原来是什么模样?这个问题,或许并不难答,江南水乡、寻常巷弄、万家灯火和喧闹街市……双脚踏过之处,那便是生活的全部。

 

梧桐街道永宁社区,闻其名,便知内含的期盼――永远安宁。确实,生活在“永宁”的老人仿佛出奇的“另类”,总是散发着一股宁静恬淡。

 

至于缘由,身临其境,方能感知。“永宁”,一面笑靥,一面伤,年轻人相继离开老城,只有老人守护着这方土壤。

 

日前,记者挑了一个下阵雨的午后,穿越繁华城区,漫步在“永宁”老城,兜兜转转中,循着老人的记忆,窥视了往事。

 

阡陌小弄里的闲逛

 

“永宁”老城因为街窄弄深,并不显得很大。不过,因为巷子的交错,却常会弄得有些晕头转向。

 

即便如此,为了百年老弄,就算找不到来时的路,也值得一探究竟。

 

以南门直街为起点,往南行走约1分钟,就可以看到一块长方形石块置于街边,旁边,一排白墙黛瓦平房中,“莫名其妙”地凸显了一幢双层楼房。

 

在双层楼房外的灰白高墙上,贴着一块牌子,写着“栈房弄”,闭上眼睛,冥想一会儿,当年这里的栈房栉比鳞次,来往客商比肩接踵,拥挤而繁华。

 

睁眼,一切烟消云散。如今的栈房弄,早没了昔日景象,空空如也。不必悲凉,惬意就好。

 

一条宽约1米的小弄,不长,石板横向铺排,蜿蜒延伸。走在粗糙不平的石面上,脚感虽然谈不上舒适,倒是蛮“别趣”的,偶尔溅起“水潭”里的小水花,弄湿了鞋面,意外收获了愉悦。

 

雨后天晴,小弄堂里,洒落了一些阳光,暖意中夹杂的湿气,给了“墙头草”一个崭露头角的机会。若是穿越回古代,定不会错过,折下一枝,作书签,当成天赐的礼物。

 

当然,墙角边的青苔也不会辜负大自然的恩泽,依附着,蔓延着,成了一首绿色的诗篇,温文尔雅。也许,这就是栈房弄独一无二的灵气。

 

据了解,栈房弄是目前桐乡唯一一条石板弄。

 

告别栈房弄,回到南门直街,朝北行去,路渐宽,豁然开朗处,牌楼弄到了。

 

相对栈房弄,牌楼弄要“时尚”得多。小弄抹上了水泥,缺乏了些许古韵。不过,从东一块、西一块的“块状”路面看,牌楼弄“老了”,不知已修修补补多少回了。

 

牌楼弄里,住得人家较多,大多敞开着门,随处可见百姓们三三两两,搬着椅子坐在门口,聊天、织毛衣、哄小孩……全是琐事,但透着的是真实。

 

之所以叫牌楼弄,其实很易猜测,据81岁的许桂珍回忆,33岁时,她家搬到牌楼弄。原本,在她住所的南侧块是白场,而她小时候,经过此地,曾看到过多座石牌楼,五六米高,很气派,和电视古装片里演得一样。

 

记不得哪一天,牌楼消失了,房屋建起了,剩下了牌楼弄在唱“独角戏”。

 

夏家浜与夏尚书府的千丝万缕

 

“永宁”老城的小弄实在太多,一一走遍,怕是天得到黑了。

 

话不多说,再一次折回到南门直街,一路向北,有一条弄,和牌楼弄平行,叫做夏家浜。凭直觉,这里本应有河才对。“没错,原本是有条通往宏源河的人工河浜,缘是岸上有座夏尚书府,河浜亦为它所凿,为此得其名。”当地老人讲述着幼时的记忆,后来,浜填平了,建造了住宅,只是“不舍得”更名了。

 

浜不在了,而夏尚书府犹在,夏家浜20号即是。《梧桐掌故》中有载,相传,夏府的主人是明朝的一位尚书,因桐乡气候温润,民风淳朴,更有“凤?梧桐”的传说,慕名前来建宅居住。

 

既是官宦人家,总是阔绰气派的。然则,豪华风光如云烟,几度易主后,到底面目全非了,那些富丽堂皇的措辞不再与它有关。

 

踏过水泥与石板“混搭”的道场,穿过摇摇欲坠、残缺风蚀的石库门墙,是夏府的石板天井。数百年前怎样,不得而知,眼下就剩一摊“狼藉”。

 

左手边,一棵枇杷树在砖石搭建的简易小花坛里,婆娑多姿地摇曳着,大概是老了,累了,渐渐“驼背”了,只得靠两根竹子支撑。枇杷树旁是一盆矮松,造型奇怪独特,仅树冠和几撮树枝见绿,并无其他。

 

两棵植物是角落一隅仅存的生机,除此之外,就是杂物,酒坛、花盆、断竹……比比皆是。

 

转头看右手边,景象好不到哪儿去。一声叹息作罢,前人怎知后人事,怪谁都显牵强。

 

瞻仰夏府,站于门外,最佳。

 

朝里望去,门厅由泥土“打底”,泥地并不软,反而很坚实,估摸着,当年,很多人从这进进出出。另外,由于枇杷树遮挡,厅内视线渐弱,加上老旧杂物堆放,愈发昏暗。

 

厅前,本该是两根木柱,大抵是时间长了,瘫软了“身板”,一根不幸消失人前。无奈,尽管不搭调,便只能用水泥柱顶替了。

 

柱子上方是墨色屋檐,倾斜而下,中间微微下沉,仿佛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毕竟它承载了太多的人情世故。

 

两旁各设两个房间,木门,木窗,是旧时造房的固定模式,唯一不同的是,后装了几扇铁门、防盗窗,虽然增添了一丝金属气,却印证了人的气息。

 

此时,门里传出断断续续的敲打声……敲碎了浮生梦,打破了泪朦胧。

 

丁字街里的家长里短

 

“永宁”老城百家姓,人丁兴旺,不言而喻,商业跟着火了,较为出名的当属南门外丁字街。

 

九曲十八弯,绕出小弄,就是宏源路。过东转南,进入梧桐大街,丁字街恰好与之交叉。丁字街呈东西向,一半褪去苍老见荣华,另一半老态龙钟尤似前。

 

跨进丁字街西半边,好像被时间打磨、积淀了一般,当真是冷清。街里,稀稀疏疏地开着一些店,理发店、房屋中介、小卖店、旅店……门庭清闲。“与早前比,差远了。”坐在门口晒太阳的老阿太翘着二郎腿,笑意盈盈,“那会儿,人们提着篮,挑着担,坐船的,走路的,纷纷来这儿买卖。”

 

有资料显示,“恒兴公”、“陈公裕”、“张万隆”等商号范围较大,资金雄厚的六陈商行、粮行和烟行亦开设于此,常年收购转销,更有石灰行、小猪行和农民生产需要的竹器店、铁铺、日常生活所需的染店、磁席等等。

 

老一辈上街赶集有习惯,喜欢挑上午。所以,通常,丁字街的上午闹猛非凡,下午则比较冷落。

 

现下,没有上下午之分,反而是一冷到底。

 

少了吆喝声,街里多了的是人情味,无论是住了一辈子的老人,还是离乡背井的新桐乡人。

 

慢行在羊肠小道,“刺啦”的油锅声袅袅升起;煤炉的爆柴声弥漫空中;叽喳的谈话声漂浮四周;婉转的越剧声回荡耳边……所见所闻,稀疏平常,淡得令人心如止水。

 

这份心境,和偶遇到街上的猫猫、狗狗时,一模一样,在乍寒还暖的日子,它们一点儿都不“小性子”,蜷缩在小卖店的货架下,或依偎在主人的怀里,怡然自得……

 

人畜的心性是相通的,可在丁字街,连树木都像被人性化似的,“通情达理”,减少了泥土的供养,就在水泥围起的圈内,平稳地呼吸着。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程新星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