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科技,让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2013年12月06日 08:30 来源: 《今日桐乡》

 

  梧桐街道新玄村沈莉高蚕业合作社的平板丝技术打破蚕的正常生理习性,使其在不成茧的情况下能在吐丝床上吐丝。

 

 

  在屠甸海星村食用菌基地,负责人金雪年摸索出一套把原菌种在接种箱进行无菌栽培的技术。

 

 

石门镇周墅塘村铁皮石斛种苗中心的建成,填补了该镇珍贵中草药培育的空白。

 

 

  在“科技+农业”的模式下,我市农业经济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桐乡农村面貌将变得更加美丽、农民生活将更加富裕——

 

  科技创新,是现代化农业的本质特征。去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为题,明确要求“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


  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市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农业,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的新路子。

 

    农业,因科技而兴盛

 

  今年8月,石门镇同润现代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病死畜禽全程生态化处理在全国引起轰动。送入机器的是病死猪,收获的却是有机肥和蝇蛆,这一技术完善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控,让“源头减废”的目标得以实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通过病死畜禽生态化处理技术处理100千克病死畜禽,可产生24至27千克的蝇蛆,产量是普通猪粪产蝇蛆的3倍左右,而这样的一条生产线每年可处理病死畜禽2400吨,年产值可达283.2万元。据悉,该项目将在全市推广,通过集中收集、运输,实现全市病死畜禽集中工业化处理。


  病死禽变废为宝,是石门镇探索循环农业的关键一步。如今,该镇已开始在种养殖业所产生的废弃物上做文章,采取农牧结合、粮经结合的发展方式,在各产业基地内,大力实施畜禽粪便加工还田、蝇蛆转化生物质、沼气工程、秸秆(废技)资源化利用等资源循环模式。


  桑枝条栽培黑木耳是石门镇陆家庄村通过循环利用提高耕地产出率的新型生产模式。将稻草、桑枝条屑作为黑木耳等食用菌基料,废菌棒作为作物的有机肥,利用桑枝条和冬闲田栽培黑木耳,实行稻(单季晚稻)、菌(黑木耳)连作,不仅能减少冬闲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有效缓解资源与发展的矛盾,实现蚕桑业和食用菌业的高效连接。


   科技农业远非只有循环农业这一项。近年来,我市以现代农业和农民科技需求为导向,以重大农业项目实施为载体,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其间,高校产学研平台的搭建、科技人才的加盟,使得我市农业之路越走越宽。


  “一直以来,我们在各镇、街道都有农业科技特派员。”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科技特派员在田间地头收集第一手科技需求信息,传播最新的种养科技技术,为农民架起了一座通向科技致富的桥梁。


  此外,一个个农业科技平台的成立、产学研载体的建立也让我市农业离科技越来越近。


  自今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石门湾教授工作站成立以来,该校教授王新华和牛庆良就成了石门镇的常客。在这里搞科研项目、摸底该镇农业现状、对接农业生产的科技需求,两位教授忙得不亦乐乎。“我一个星期总会来一两次,农业基地、种植大户那里我都会去,了解他们的技术需求,也带去我们研发的最新成果。”王新华说,前两个月,他来到杭白菊基地,做了天然杀蚜虫办法的田间试验。


  龙翔万亩生态茭白基地、石门殷家漾千亩蜜梨基地……一个个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已成为我市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引擎,同时,深加工、农业新品种培育等一个个有效的科技实践也正在探索之中,农业因为科技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农村,因科技变得更美丽

 

  龙翔街道曾孕育了一代理学、农学大师张履祥,他的一本《补农书》阐述了江南农耕、畜养的传统知识。岁月的积淀加上科技新生力的注入,让这里的农村正发生着不小的改变。


  在“两分两换”农村新社区建立试点工作的推动下,作为省级新农村样本,元丰村农民迎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科技有了用武之地。在今年6月省科技厅公布的第三批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名单中,元丰村位列其中,这也是我市首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换言之,“元丰村”则是我市科技改变农村的一个缩影。


  农民依靠科技可以改变什么,又最希望改变什么?这不仅仅是一道经济命题,也是一道社会命题,如今元丰村正在探索一条“从示范到推广”的农村科技路。


  在元丰村的蚕业合作社,记者看到,原本种养在农户家中的蚕宝宝被移到了大棚中集中种养。“因为住宅条件改善后没有地方养蚕了,今年就把蚕种全部移到了大棚集中饲养,还省了不少心。”该村村民唐锦洪告诉记者,由于基地配备了小蚕饲养中心和大蚕饲养大棚及蚕茧收购站,从领蚕种到鲜茧销售,所有的工作都能在合作社里完成。“不用愁没地方养,也不用愁没地方卖了,蚕茧的收益也更高了。”唐锦洪说。


  集中饲养一方面解决了蚕农的生产需求,另一方面也创造了优良的居住环境。走在元丰村,到处是一幢幢整齐划一的排屋、一个个优美雅致的绿色庭院、一张张因科技改变农村后的笑颜。


  除了通过小蚕集约化饲养和大蚕大棚饲养的方式帮助农户实现生活与生产的分离,元丰村还把畜禽的粪便统一收集起来,经过科学化处理做成有机肥,不断改变着农村脏乱差的生活环境;把流转而出的土地整合起来,引入现代化、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提升了原有的种粮水平;将生活污水统一治理,利用高科技的生物反应技术,还农民以绿水……


  从细节入手,从实际入手,从农民最希望改变之处入手,元丰村因科技而变得更加美丽。在我市,各镇、街道依托村科技的力量,正不断美化着农村,改变着农村固有的印记,让农村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农民,因科技解放了自己的双手

 

  “面朝黄土背朝天”,曾是中国农民形象的写照。锄头、镰刀、扁担、耕牛,也曾是中国农民的“农家四宝”。然而,当记者走入我市农村,不难发现,“农家四宝”正逐渐淡出农村舞台,农民数千年弯腰种地的历史正在终结。


  眼下我市晚稻已进入全面收获的季节,但往年人声鼎沸、全民上阵的忙碌景象已悄然退却,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应用,使我市广大农民在“秋收大忙”之际变得越发轻松。    


  石门镇春丽桥村62岁的农民韩坤如悠闲地坐在稻田边,看着一台联合收割机在自己的稻田里转了两个来回就割完了一亩水稻,而这一切才用了不到半小时。一个小时不到,老韩家两亩水稻便收割完毕。看着自家地里金灿灿的稻穗,老韩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


  “现在收稻都用联合收割机,机器在稻田里开过,稻子就变成了稻粒。要搁过去,割稻晾晒、碾压耙耱,怎么也得忙一个多月。要是遇到阴雨天气,更是麻烦。”韩坤如对记者说,现在和以前真不一样了,都是一条龙“订单式”服务,收割完毕,合作社将刚刚收下的稻谷直接送到粮站。


   农业机械化让农民坐在地头收水稻,随着农业机械化和新技术在我市农村的推广,农业生产变得越来越轻松,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正在逐步改变。


  说起农机专业合作社,石门镇兴农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可是这个圈子中的“领头雁”。该合作社始建于2007年,起初主要从事机械化植保服务,从2008年开始,借助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不断增加插秧机、育秧盘、大中型拖拉机、植保机械等农机设备,合作社的服务范围也逐渐扩大到育秧、机插、机植保、机耕、机收等方面。对于水稻机插秧,该合作社负责人张卫兴深有感触:“2008年引进高速插秧机2台,为农户机插面积835亩,由于农户对机插热情高,今年又引进3台高速插秧机,并建成了3000亩育秧能力的育秧中心,可以满足周边4个村农户的机插需求。”去年,该合作社共联结农户3200户,开展订单式服务面积25860亩次。


  “干了那么多年的农机,我始终相信,农业生产不实现机械化,现代农业就只是句空话。”张卫兴给记者算了笔经济账:一台插秧机每天可插秧40至50亩,而人工插秧最大限度为每天1亩,以40亩作为标准良田,插秧机一天就可以完成全部的插秧工作,而人工插秧得足足40多天,按人工费每天70元计算,40天即2800元,而插秧机只需每天100元,既省时又高效。


  全程机械化作业,实惠看得见,受到了农民的普遍认可和欢迎。近年来,我市农机粮油合作社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都迅速发展,一些先进的大中型农机具和农机农艺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农机社会化服务优势日渐显现。


  今年11月上旬,市农经局农机推广站再次传来喜讯:我市成立大运河农机粮油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它将14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捆绑”在一起,以市农机推广站作为指导,通过资本、技术、业务等联合组建了新的农机“航母群”。


  自此,大运河农机粮油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服务范围覆盖了全市8个镇、街道,服务农户数3.5万户,作业服务面积达9万亩,占全市30多家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服务总面积的78%,包括耕整、育秧、插秧、植保等。


  科技解放了农民的双手,这不但改变了“农民”群体的面貌,也让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编后语

 

  作为一个农业大县,我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呈现出三次产业齐驱并进的新局面。如今,在市委、市政府建设“中国旅游第一大县”的目标下,科技创新力再次拉动了“三农”腾飞的步伐。而森林科普馆、沈莉高农业生活园等一批饱含科技含量的农业观光旅游景点,更是科技与农业“嫁接”的产物。科技让我市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去翱翔那一片更高的天空。

所属专题: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文/记者 孙怡 通讯员 潘琦 摄/陈为民 编辑: 宋琼燕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