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村小学的记忆

2013年11月05日 08:17 来源: 《今日桐乡》

  前阵子,我路过曾经的村小学,看到墙外杂草丛生,里面机声隆隆办起了工厂,已不复当年模样。

 

  望着眼前的一切,记忆突然像雪花样飘散开来。1990年秋天,我踏进了村小学的大门。村小学建在村中心,左边是猪肉铺、副食店,右边是豆腐烧饼摊、茶馆店,早上买菜喝茶的人很是热闹。但学校很破,5间教室是泥砌的,房顶漏雨,到了晚上能透过一个个小洞看到天空中闪闪的星星。操场也是泥地,放完寒暑假回来,头一件事是在老师组织下把那些长得比我们个头都要高的杂草拔掉。学校教学设施很差,体育课没足球篮球,就是跑步、捉迷藏;音乐课几个年级挤在一个教室上,老师弹个破钢琴,我们跟着唱;国旗是伴着收音机中的国歌声,由校长两只手拉上去、然后在屋顶上飘扬的。

 

  虽然破旧,我们的童年却搬到了这里。在泥巴墙里念书,聆听做人的道理,完成人生的最初启蒙;在泥操场上尽情游戏,收获无忧无虑的幸福时光。同学都是一个村的,从小就在一起玩,关系很好。6个老师全是村里的农民代课的,有的一人要教好几门课。这些农民出身的半路老师,虽然学历不高,可特别会教书,对学生及其家庭情况也非常熟悉,亲切得就像父亲一般。那时候的土游戏特别多,丢手绢、放风筝、打弹子、老鹰捉小鸡,冬天冷了,课间贴在墙上“挤油”。不花一分钱,但特别开心。学校在村上,离家近,上下学走几分钟路就到,家人不用担心安全。学校建在村里,学生土生土长接地气,个个会种田、施肥、喷农药、游泳、爬树。

 

  2002年,推行撤点并校,村小学被并到镇中心小学。代课教师被清退,有的回家务农,有的到厂里上班。村里的孩子要想上学,就得去镇上了,从此远离了这块土地,脚踏在水泥地上了。那些娃儿,村里人也越来越不认识了,他们从此与乡村渐行渐远。 

 

    村小学是乡村文明的载体,乡土文化的守护者,乡民道德的蓄水池。村里有个小学,老人不需用三轮车每天接送孩子,避免了事故,孩子与村民间能经常有联系,没有隔阂与断层,不会出现“相见不相识”的乡村尴尬。撤点并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乡土文明的流失和传统乡情的荒漠化。被荒废十年的村小学,能否哪一天不再杂草丛生,打开大门就能重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所属专题: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姚孝平 编辑: 胡银仙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