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桐乡新闻 >桐乡·时政

[特稿]高桥公社拉开桐乡农村改革大幕

  [政策解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意味着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将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留下了更大的探索空间。


  28年前,受农村改革发源地——安徽小岗村农民“土地包产到户”的启发,桐乡县高桥公社东风大队(现名落晚村)的社员偷偷实行“包工到班”办法,从而翻开了桐乡农村改革的第一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当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那段历史,不禁要问,当年的改革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究竟给农民带来了哪些实惠?


  变 革


  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原政协副主席、退休老干部,时任高桥公社党委书记的俞海根认为,这场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


  1978年前,高桥公社东风大队的12个生产小队,都是全公社穷出了名的,俞海根是东风大队的联系干部。“大呼隆”的生产方式使社员出工干活成了“上午赛诗会,下午样板会”,一个壮劳力辛辛苦苦干一天,还不够买一包“利群牌”香烟(0.29元/包)。


  “当时干一天男劳力计10分左右,女劳力5分左右,化肥不够用,便用猪粪、羊粪抵工分。出工不出力现象比比皆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东风大队第8生产队当小队长的徐关兴对此记忆犹新。


  1980年,高桥公社干部从杂志上看到了偏远山区实行“包产到户”,使农民走上脱贫路的报道,消息很快传到东风大队,社员对这种“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其余都归自己”的土地新分配方式感到好奇,萌生了效仿的念头。东风大队12个生产小队陆续被划成了29个生产小队,而18队的13户农户率先于1980年春天偷偷地实行了“包工到班”方式。


  1980年春天过后,看到其他生产队社员相继有了自己的承包地,时任第8生产队小队长的徐关兴动了心,仅用两天时间就把土地分配给了社员。但好事多磨,让徐关兴始料不及的是,队里有位姓许的社员嫌分到的土地位置不好,向上级告了一状。公社干部出面干预,责令徐关兴将分掉的土地重新收拢。


  1981年正值“双抢”时节,《人民日报》上刊登的一篇关于农村改革的社论让徐关兴重新振奋起来。他召集全队各户的户长开了一个秘密会议,提出“联产到劳”分配方式,户长们纷纷表态并签下字据。之前那位告过状的社员也转变了想法。当时土地的划分方法是:将全队60亩水田分为两大块,其中40亩按口粮田分,20亩按责任田分,如有人口变更,规定“只动算盘,不动土地。”1981年冬,高桥公社干部到东风大队搞试点,提出“联产到劳上轨道”要求,至1982年5月,整个高桥公社已全部实行“包产到户”。


  挫 折


  前进的道路上总会遇到挫折,高桥公社的“包产到户”分配方式遭遇了抵制。中央提出边远山区实行“包产到户”,在当时条件下,属于发达地区的浙江省并不被列入改革范围。在此背景下,东风大队的做法与大势相悖。


  1981年冬天,嘉兴地区一个工作组在公社干部的陪同下,到东风大队调查工作,工作组领导提出批评:“你们的做法是标准的单干户(注:意味着搞资本主义复辟)。”在场的徐关兴当即反问他:“你是党员吗,怎么青红皂白不分?我们只是生产方式不同而已。”当工作组领导听取了实行“包产”前后产量和收成的汇报后,掏出“西湖牌”香烟向在场的6位队长道歉。


  突 围


  随着高桥公社“包产到户”分配方式的全面推行,时任公社党委书记的俞海根的压力也日益增大,“县里不同意,嘉兴地委点名批评了高桥公社的做法,但看到中央有政策,我自己心中有数,便采取了对下默许的态度。”他硬着头皮向全公社社员保证:“如果要追究责任,全由我一人承担。”之后,他的态度由默许变成了公开支持。1981年12月18日,高桥公社发出了第一个关于“包产到户”的文件《进一步完善“统一经营、分业承包、联产计酬、实行奖赔”责任制的几条试行办法》。


  1982年10月,桐乡县委召开了三级干部会议,贯彻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联产到劳、包产到户的经验,提出从当年冬种起在全县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县全面推行。这让俞海根事后欣慰不已:“自己当年总算没有做错事。”

 
  “包产到户是一个体制,不跨过这一块,农民就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国家也没有以后的发展。”徐关兴如是评价那段历史。1984年,桐乡全县农业生产获得了恢复性增产,全年粮食和大豆总产量达41.25万吨,比1978年增加4.93万吨,增长13.7%;蚕茧全年总产量11806吨,比1978年增长58.0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9.30元,比1978年增长230.48%。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记者 梁 英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最新
 
图片
 
    情系灾区 温暖过冬
    情系灾区 温暖过冬
    水产品安全检查
    水产品安全检查
    百名港航人员听讲座
    百名港航人员听讲座
    我运动 我健康
    我运动 我健康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