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家园”家长学校公益课程。
我们常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使命“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今年,桐乡不少中小学校做深做实“家校共育”建设,以家长学校的名义,搭建起沟通桥梁,引导家长有序、科学地融入家庭教育。润物细无声,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本期教育周刊,聚焦家庭和学校如何形成合力,共育时代新人。
多元化打造“家长学校”
为家长成长提供“土壤”
家校合作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当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立,已经成为现代化教育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柱之一。今年,桐乡不少学校推出“家长学校”,以讲座、分享会、心理咨询等方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指导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科学性、有效性。
12月6日晚上,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振东小学会议室里很闹猛,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旗下7所小学的200名家长代表不惧冬日寒冷,共赴“桐家园”家长学校公益课程之约。从秒杀抢票到早早来到会场、现场认真做笔记……家长的热情可见一斑。
当晚,主讲老师苏春娟结合自己25年的教学经验,向家长们娓娓道来“全接纳·慢引导”主题:“我们将成为什么样的父母?”“我们在孩子的身上寄托了什么样的希望?”“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给孩子做出什么样的榜样?”“我们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用什么样的方式向孩子伸出援手?”……
“我今天主讲的内容更适合一二年级低龄段孩子的家长,没想到四五年级的家长也来了。”苏春娟感动于家长们的好学。
在桐乡,好学的家长,不仅限于这次讲座上。“我们连续举办了4场讲座,每场讲座的票都被一抢而空。”负责“桐家园”活动相关负责人如是说。“桐家园”受热捧,折射了当下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的需求。
据了解,“桐家园”只是桐乡不少中小学“家长学校”的一个缩影。今年11月,桐乡六中教育集团振东中学举办2019年“家长学校”,邀请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优秀学生分享他们各自的学习方法、成长故事……很多家长听后收获了不少新的教育理念。
从“输入”到“输出”,家长与学校的齐力配合,已不再是简单停留在“家长义工”的层面。桐乡市第三中学同样以“家长学校”为平台,促进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常学常新,家长的教育理念在“家长学校”得到升华。
家庭和学校,劲往一处使
助力“学在桐乡”教育品牌
家长认真聆听“家长学校”公益课。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这句话说明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紧密关系。
日前,桐乡市高级中学启动“智慧家长成长工作坊”,助力“家校共育”建设,为桐高家长打造最接地气的沟通交流平台。作为“智慧家长成长工作坊”第一次互动活动,专职心理老师何姗姗与10多名家长分享了家长工作坊的由来、运作以及将发挥的作用等。
“希望家长朋友们,通过在工作坊中的互动体验活动,发现自家孩子身上的优势,并运用鼓励的语言,帮助和引导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在第一次活动上,何姗姗为在场的家长提出了具体的沟通策略,启发家长以找寻、鼓励的方式看到孩子们的闪光点,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情链接。
“很多家长眼里满是孩子的缺点,往往刚表扬几句,又抓住缺点不放了。”何姗姗平常与学生家长交流时,感受到了家长在亲子间沟通、帮助孩子缓解学习压力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但又苦于自身的方式方法较为单一,有时甚至“一言不合”,反而闹了矛盾。
“我们希望结合线上线下的方式,让家长将教育理论融入到平常的沟通中,真正发挥最大效果。”何姗姗表示,未来,“智慧家长成长工作坊”计划每月举办一次,以案例分享、讨论、互动参与活动为主,带领各位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更好地和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很多学校都在创新思维,力求做深做实“家校共育”。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凤鸣小学校长沈秋萍表示,接下来,“桐家园”第二届讲师团评选将进一步扩容,通过开设不同的家庭教育主题,满足不同家长不同主题需求。并将结合部分讲师心理学专长等特色,计划打造“小团体”个别化辅导,让家长在“家长学校”有更多获得感。
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港小学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朱海锋表示,教师、家长的教育行为都是聚焦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两者要具备共同的教育理念。不管是组织家长会,还是让家长参与班委会事宜、家长开放日等,目的都是为家长搭建平台,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
“‘家校共育’建设就是让家长和学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朱海锋表示,下学期,北港小学还计划开办“家长沙龙”,邀请优秀的家长分享育儿理念、传授育儿方法,让更多家长有获得感,引导他们做一名真正合格的家长,为百年老校发展赋能,助力“学在桐乡”教育品牌建设。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