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桐乡市文化艺术服务中心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邀请函,这是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组邀请桐乡参与节目抛来的橄榄枝。
今天,20名该中心的演员和工作人员带着独具江南韵味的桐乡戏曲,踏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参与录制《一鸣惊人》节目。这是桐乡戏曲团队首次受邀录制央视节目,届时,将与其他地区的戏曲团队同台“PK”,向全国人民一展桐乡地方戏曲的风采。
桐乡戏曲团队参加录制的节目预计4月份播出。
央视邀请函花落桐乡
这封来自北京的邀请函,无疑是桐乡市文化艺术服务中心近年来收到的最大“喜讯”。
“能够得到省里的肯定和推荐,上央视录制《一鸣惊人》,我们备感荣幸。”说起桐乡戏曲团队首次受邀上央视,市文化艺术服务中心主任来荣祥的话语间难掩喜悦。为此,该中心也是做足了准备。中心特意邀请省文化馆、省小百花越剧院专业导演、作曲家加盟。“一拍即合,水到渠成。”说起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为何会选中桐乡戏曲参赛,省小百花越剧院专业导演周子清用了这样两个成语。“近几年,我经常往返于桐乡,是戏曲将我们联系在了一起。”周子清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桐乡有着深厚的戏曲文化底蕴,近几年,在国内也赢得了较好的口碑。《一鸣惊人》栏目寻找的正是这种有文化底蕴、有提升空间的戏曲团队,桐乡戏曲收到来自央视的邀请函,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
这里,有戏曲的声音
走至市文化艺术服务中心的排练场地,未进其门,一阵阵悠扬悦耳的戏曲声便飘入耳中。从农历正月初八开始,拿着准备参赛的剧本,反复排练曲目,成了中心演员们每天最主要的工作。
昨天早上10点,记者再度前往探班。推门而入,演员们早已上好了妆,盘好了头,穿上了前日刚到的戏服。即使是客串衙役的灯光师和音响师,也都齐齐带上了衙役帽,拿起了手中的钢刀,进行着节目录制前的最后排练。“鱼米之乡文化邦,运河岸边菊飘香……”排练厅内,演员们的一跺一指、一瞪一睨,一言一词,都极富神韵,唱腔婉转优美,曲调活泼流畅。“第一个‘自报家门’环节,我们准备以桐乡花鼓戏《菊乡戏韵》开场,以我市的省级非遗项目、传统戏曲桐乡花鼓戏介绍桐乡,再合适不过了。”一遍彩排完,演员之一的来荣祥还未脱下戏服,便向记者介绍起为参加《一鸣惊人》栏目录制准备的节目。
舒缓的曲声刚停,没有丝毫的停歇,一阵急促的锣鼓声又起。排练场上出现了南腔北调争唱的场面,“唱黄梅戏,唱花鼓戏,唱越剧,唱京剧……”一旁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本次参赛节目中的重头戏——戏曲小品《割肉还娘》。作为该戏导演的周子清在排演中多次叫停,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咬字、每一个转身,稍有差池,他都要一一纠正。
稍稍点拨后,演员的精神果真变得愈加饱满起来。6分钟的小品一演完,戏曲小品《割肉还娘》的编剧、“七斤”的饰演者严旻操的额头上已涔出了细细的汗珠,他说:“《割肉还娘》是一部穿越剧,剧中融汇了京剧、越剧、黄梅戏、花鼓戏南腔北调4种唱腔,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和‘既在戏里,又在戏外’的表演形式,向大家讲述了一个有关孝道的故事。”
经验演员也感“压力山大”
排练室中演员们对戏曲的演绎唱绝四座,余音缭绕。但众人皆知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弦索胡琴伴奏下的婉转曲折,背后则是演员将压力转化成努力的种种。
原桐乡市文化局副局长叶永盛,在戏曲小品《割肉还娘》中饰演知县一角。今年68岁的他,是一位戏曲爱好者,上世纪60年代,曾参与了不少戏曲的演出。说起此次参赛,年近七旬的叶永盛老人立即进入了亢奋状态。“阔别大舞台已经40多年啦,尤其是古装戏,这一身古装真是既熟悉又陌生。”话语间,除了兴奋,老人也向记者表露了他的压力,“演戏太耗费精力了,真怕一个不慎,让大家近一个月的努力付之东流。”
严旻操有着“嘉兴本土群艺舞台‘独生子’”之称,有着丰富戏曲演绎经验的他,同样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七斤’是我入行至今,从未接触过的角色。我平常出演的一般都是像何文秀之类的小生。这次演唱的还是平常接触不多的黄梅戏,压力或多或少有一些吧。”他说,“还好《割肉还娘》是自己创作的作品,对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比较容易把握。”
通往北京的路并非一帆风顺
曲韵如水的《菊乡细韵》、情节迂回的《割肉还娘》,除了这两个用本土方言演绎的原创曲目外,准备参赛的还有传统曲目——越剧《回十八》。在这三个节目中,越剧《回十八》是最后关头定下的,排练时间也最短。说起这个,就不得不提这浓妆重彩、一颦一笑间的小插曲。“原本,我们为‘粉墨登场’环节准备的节目是原创越剧情景剧《丰子恺与茅盾》。”来荣祥说,“直到上周央视《一鸣惊人》栏目组来桐乡观看排练效果,考虑到全国其他地区的观众对桐乡方言不甚熟悉,如果三个节目都用桐乡方言演唱不妥,不得不临时决定换成越剧《回十八》。”《回十八》是《梁祝》中的重点曲目,只见演唱者郑丽霞,轻甩水袖、低吟浅唱,一颦一笑间的神韵和风采,尽显江南戏曲的艺术之美。即使如此,因临时决定和短时间排练而无法避免的生疏,还是给了郑丽霞不小的压力。
她说,《回十八》是她的拿手曲目,过去唱过很多遍。然而,距离她上一次演唱已经有五六年时间了。“一个星期的排练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她说,“何况,当时的演出是以‘文化下乡’为主,跟这次上央视,和其他地区的戏曲团队‘PK’完全不一样。接到任务后,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很重,但是,我会将这压力变成动力,以最好的状态迎赛。”
桐乡戏曲墙内开花,终于要在遥远的首都“墙外”芳香扑鼻。期待这次北京之旅不是桐乡戏曲远行的终点,而是更好的开始。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