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洲泉历史故事①
圣贤里
|
|

图为圣贤里保存完好的金家旧宅 通讯员 张根荣 摄
在洲泉镇中心医院北侧,有一条小小的里弄,它的名字是老洲泉人都熟知的——圣贤里。其实,更准确的叫法应为“生贤里”。从字面来看,即是出贤人的地方。
据传,此处是南宋一代贤相赵汝愚的出生地,家乡百姓为了褒扬他的清廉,特将其出生之处称为“生贤里”。在小巷东端原本还建有一座小桥,也被取名为“生贤桥”。在洲泉方言中,“生”、“圣”发音相似,久而久之,“生贤里”就变成了“圣贤里”,桥的名字也随之改变。
圣贤里的历史颇具传奇色彩。在洲泉居民金亚培提供的《洲泉金氏家谱》中记载:明末清初,金氏家族从湖州市千金镇迁入洲泉,之后在洲泉的“吴金李朱”四大家族中以经商致富而出名,圣贤里是金氏家族的一个分支的居住点。如今,屋内雕梁画栋,保留着清朝时期特色的圣贤里16号金家宅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抗日战争期间,金氏族人积极投身到抗日的反侵略斗争中,圣贤里却不幸沦落为日军的长期据点。当时,圣贤里北、东、南三面环水,仅圣贤桥、金洋寺桥、祗园寺桥、铁桥可通行,西侧连通至花园头,地势可攻亦可守。79岁的老人吴关庆回忆道:“东洋人每占据一处,均是挑最大、最好的房子作为据点。”由此可见,圣贤里的房子算得上是洲泉镇上比较上档次的。
新中国成立后,圣贤里的所有房屋充作公房,分配给当地的贫困百姓居住。上世纪80年代,圣贤里的房屋又重新归还给金氏家族。
现在,圣贤里挂上了祗园路的门牌,但在不少房屋的大门上还留有“桐乡县1109公房”、“桐乡县洲泉镇圣贤里9号”等老门牌。
所属专题:
|
 |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记者 张卓君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
|
|
|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