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盘头是石门大营的俗称,是乾隆皇帝南巡时的行宫,在石门镇东高桥东,运河北岸,现在石门烟菸公司的旧址附近。
行宫前临运河,东、西、北原来有小河贯通,与外界隔绝,形如孤岛,选择这样的地方主要是从安全保卫工作考虑。四周高墙围住,有四大宫门,内有寝宫、书房、军机房等等,左、右、后各有营房,为卫兵守护之所。乾隆六次南巡,除第四次驻跸海宁盐官安澜园外,其余五次均驻跸石门大营。
石门大营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洪杨”之乱,后渐成荒园。民国初年,有绍兴人名蒋子林者,购得此地,开垦时竟意外发现地下铺有大块铜板。据考,铜板是当年为了防止刺客挖隧道行刺而铺设的。上世纪70年代平整土地时,还发现了阴沟等设施,并挖掘出“大营界石”界碑一块。
现在,石门大营基址面目全非,形迹全无,仅存“营盘头”地名。但由于乾隆南巡曾在此驻跸,“龙舟凤艏,曾此逶迤”,给石门留下了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清代文人施钟成《玉溪杂咏》云:“翠华六幸有行宫,官柳丝丝汉苑同。莫道烟痕太消瘦,当年曾系玉花骢”。清末桐乡名人严辰作《桐乡十景》,其一即为石门大营,名为玉湾望幸,题诗:“玉湾水清浅,曾载龙舟行。纯庙六幸浙,始见离宫营。当年奉御宿,此日留画帧。仰望翠华至,子来不日成”。这些诗篇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遐思。

石门营盘头遗址(原为菸叶公司,即收购晒红烟的地方,现已弃用。)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