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已过,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在北方,农村有土炕,城市有暖气。尽管屋外天寒地冻,可室内还是温暖如春。而南方,气温看似不低,实则寒气逼人。室内无土炕与暖气可享,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调侃:北方过冬有暖气,而南方人抗寒只能靠“一身正气”。不过,现在也不用怕,空调、电热油汀、电暖炉、暖手宝、保暖贴、电热毯、地暖……各种取暖设备应有尽有。
那几十年之前怎么办呢?汤婆子、铜火炉、盐水瓶、热水袋等一一登场,想起来也是别有一番生活情味。
汤婆子渊源不浅。北宋文学家黄庭坚就有“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的佳句;元末明初文学家瞿佑,更是传下咏“汤婆”的名句:“布衾纸帐风雪夜,始信温柔别有乡。”可以说,从古至今汤婆子一直是过冬随身宝物。
汤婆子圆圆扁扁,如南瓜状,平底圆肚,一壶沸水冲下去正好。晚上烧一壶热水,灌下去,拧紧盖子,睡前先塞入被窝,待两脚伸入,暖意从脚升起,全身慢慢就暖了。大人们常常会用绒布做个袋子,将汤婆子包起,防止小孩子烫伤脚。
汤婆子材质一般是白铜或黄铜,除了铜质“汤婆”外,过去还有锡制的,故又称“锡夫人”。还有一种较少见,就是陶制“汤婆子”,据说民国时就流行。这种“汤婆子”连盖子及螺纹口均是陶瓦的,每次旋盖时都会发出“咕吱、咕吱”声,外施一层褐釉或黑釉,缺点是极易碎,不像“铜汤婆子”耐用。以前,江南地方女儿出嫁,汤婆子是必嫁之物。如今汤婆子虽已“英雄无用武之地”,但出于父母对出嫁女儿的爱,一对铜质汤婆子少不了。为什么叫做汤婆子呢?在我看来,汤婆子温暖、亲切,它在寒夜里给人的暖意与慰藉,不正像祖母、母亲的爱吗?
第二件宝贝就是铜火炉,分脚炉与手炉。脚炉大,比脸盆略小,分炉体和炉盖,炉盖镌有很多小圆孔。炉身还有一个拎环,环宽约寸许。做饭时,从灶膛里掏出几块还未燃尽的木柴,放进铜炉里,再蒙上一层草木灰。草木灰既能让木柴慢慢燃烧发热,又能保证烟雾不从炉内升起,免得呛人。冬日暖阳下,老头子、老太太,小孩子们偎坐墙脚根下,火炉摆在身边,穿着棉鞋的脚踩在火炉上,享受暖意。一直觉得烘脚炉时柴火的味道特别好闻。手炉则比脚炉小很多,形制如一个饭碗。取暖的方法同脚炉,但手炉不常见,可能是因为容易烫手,比较难伺候吧。而现在,不论是脚炉还是手炉,几乎见不到踪迹。
至于用盐水瓶泡上热水来取暖则是“因陋就简”的智慧。以前医院里看病打吊针,生理盐水都装在厚的玻璃瓶里。打完吊针后,这些玻璃瓶就“再利用”了。清洗一下,灌上热水,可用来暖手暖脚,不用担心水会漏出来。因为瓶塞是橡胶,橡胶瓶塞塞紧后严丝合缝,滴水不漏。那个年代,医院里这种盐水瓶是“抢手货”。大号瓶子是500毫升容量的,可以用来暖脚。小号瓶子是250毫升,灌上热水,握在手里正合适。不过,盐水瓶灌水时一定要当心,不能把瓶放在金属或石质板面上,否则瓶底易碎。
后来就用上了热水袋,上海名牌“永字牌”,质量过硬。母亲还专门教会我如何正确灌热水,一定不能忘了把那股热气放出来,拧上盖子,不用拧实,双手抱住袋子贴在胸口,轻轻一按,那股气流“嘶嘶”往外钻,最后再拧紧盖子。如果那股热气留在袋里,热水袋鼓鼓囊囊,反倒容易弄坏。我想起梁实秋先生一篇文章写到“有许多女人怕发胖而食无求饱,营养不足,再加上怕臃肿而衣裳单薄,到冬天瑟瑟打战,袜薄如蝉翼,把小腿冻得作‘浆米藕’色,两只脚放在被里一夜也暖不过来,双手捧热水袋,从这年8月捧起,捧到明年5月,还不忍释手。”
据说,梁实秋先生一向是晚八点就寝,早五时便起床散步,然后去老地方吃早点,吃罢买上几个夫人爱吃的糯米团子回家。回到家再给夫人榨一杯橙汁,放在她的床头,让她一觉醒来就可以喝到,提神健体。对夫人如此体贴入微。那要是梁夫人是喜欢“美丽冻人”,那么彼时的他会不会立马泡好一个热水袋双手奉上呢?
○庄丰石,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教师。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