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在桐乡阿能面店吃面,刚好伙计在熬猪油,征得同意后,拾起一块油渣,轻轻吹几下,迫不及待放入口中,那滋味,是童年的滋味……
小时候,生活物资匮乏,很多商品按计划供应。菜油,要凭票购买,镇上人家大都不够用,到了月底总是油瓶空空。为了能让我吃上有油的菜,每个月,母亲除了买计划内的菜油外,还要用肉票买点猪油来熬。买猪油最好能买到板油,“板油”出油率高。母亲把买回来的板油切成小方粒,放入铁锅中熬。
熬猪油时,母亲先在铁锅中放点清水,这样的法子能让熬出来的猪油色泽白亮。不一会,水越来越少时,猪油受热后发出“滋滋滋、滋滋滋”的声音,板油小方块渐渐膨胀并漂浮起来,相互拥挤着,慢慢融化了,融化成淡金色的油。这时,简陋的厨房里全是猪油绵密浓郁的香气。等水全干了,只听见猪油发出更大的“滋里滋里”声,很快有更多油溢出,猪油香更浓了,再过一会,猪油被熬成小方块,成了色泽金黄、香脆的猪油渣。
刚熬出来的猪油呈淡金色的液体状,看上去浓稠,母亲用勺子小心翼翼地舀进搪瓷杯里。放上一会儿,猪油凝固,此时打开杯盖,一股丰腴的猪油香扑鼻而来。
那些年,吃顿肉通常叫“开次荤”,而吃猪油渣,在缺乏“好东西”的年代,就成了好多孩子解馋的稀罕“好东西”。所以,每次母亲熬猪油时,我总乖巧地帮母亲拿这拿那,目的就是想早点吃上油渣。
女作家尤今在散文《猪魂》中对猪油渣有这样形象的一段描写:“猪油渣,是人间罕见的美味。极端的脆,轻轻一咬,‘咔嚓’一声,天崩地裂,小小一团猪油像喷泉一样,猛地激射而出,芬芳四溢,那种达于极致的酥香,使脑细胞也大大地受到了震荡,惊叹之余,魂魄悠悠出窍。”这不就是我小时候常盼望的场景吗?太熟悉了。
那些熬好的猪油,在以后的几天甚至十几天里,母亲基本上是用来炒青(白)菜、放汤的。如果某天,家里的小菜很少或刚好没有,母亲会在我那碗热气腾腾的米饭上,用筷子挑上一小块猪油,我还喜欢倒上点酱油,搅拌几下,让猪油融化在饭粒中,那原本普普通通的米粒立刻有了华丽蜕变,散发着油润的香气,让人胃口大开。
用猪油渣炒出的青菜,因为有了油水的滋润,显得碧绿爽清,口感更好。
现在,大家条件好了,虽然炒菜、吃面时仍有人会放上些猪油。但更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讲究吃得好,更讲究吃得科学,从营养餐饮的角度来看,多吃猪油会造成饱和脂肪酸的积累,还会增加胆固醇的摄入量。所以平日里,猪油和猪油渣已不多见了。
然而,那香那味却深深藏在那个年代人的记忆里。
○王建平,濮院人,现在桐乡技师学院工作。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