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人文桐乡 > 文学

桐乡市井味

2020年09月25日 08:30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俞祖菡

  桐乡不是“乡”,是县级市,而在从前,还被称为“碗大桐乡城”。

  我不生于斯,却长于斯。上世纪60年代初,我随父母来到桐乡。自此一路走来,直到退休,目睹了几十年来桐乡的变迁。要说“市井”,不管它衍生出多少含义,本源就是“市”与“井”——那是小城的生命之源。我记忆中,桐乡市井气息最浓的,是我上幼儿园到初中那段时间。现如今,想要描绘一番原汁原味的桐乡市井,只能靠回忆来勾画了。

  还是“碗大”时,桐乡只有一条南北走向、铺着石板的窄小主街——梧桐大街。当年,梧桐大街是桐乡最宽最长的一条街,南到汽车站,北至桐乡一中。

  大街中段,有一书场。那年我父母从外地调到桐乡一中任教,初来乍到,两人走在大街上,问路人:“梧桐大街怎么走?”路人惊奇道:“这就是梧桐大街呀!”从十里洋场来的父母愕然。路人热情,看着这对一人提皮箱、一人拎提琴的年轻男女,二话没说,就把他们领到了书场,以为来了一对说书先生……

  我家住桐乡一中,距家门不远有一口井,一年四季我们都爱围着井台转,汲水回家或提水洗刷,水冬暖夏凉。吃喝也爱用井水,泡出的茶清澈清香,煮成的粥细糯甘甜。这井,除了供水,它还蕴含了“井味、井趣”。

  说起“井味”,那时居民家里没冰箱,我们就把井当成天然冷藏柜。大热天,把洗净的西瓜放网兜里,用绳子吊入井内,午睡之后取出,冰凉的瓜远胜过冷饮店的“堂吃冰西瓜”。

  谈到“井趣”,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儿时的某个大热天,一中的青年赵老师,为迎接远道而来的女朋友,特备了红烧鹅肉款待。由于交通不便、通讯受阻,女友没按时到达,也无音讯,他只得把这烧好的鹅肉悬于井内,算是冷藏。赵老师守着佳肴盼佳人,谁知女友迟迟未到,无奈之下只好请我们“帮忙”分享。刚吃得碗底朝天,女友姗姗而至了。

  缘“井”而话“市”,我自然会记起大街上、鱼行汇、羊行头、小猪行。还有那街边的百货店、副食品店、南北货店、布店、碗店、米店、五金店……街虽小,但居民的生活必需品还算齐全。

  那时最热闹的当属早市。清晨农民挑担背筐进城,沿街席地卖菜。茶馆门口成了农民的寸土寸金地,他们边喝茶边卖菜,间或抽管老烟、说说笑笑,待茶喝完,菜售空,付了茶钱还有余钱。

  如今提倡节能环保,其实那时人们就已重视资源回收。我记得那时的废品收购站,就在北港河最东端,大而全。所谓大,地盘大;所谓全,几乎什么都收,如牙膏壳、旧电池、甲鱼壳、肉骨头、长头发、桔子皮等。

  相反,另一种吆喝声则是我所期待的,如酒酿担子的拨浪鼓声、卖棒冰的敲箱叫卖声……虽然只是一小碟甜酒酿、一块吮不了几口就淡而无味的棒冰,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那种满足感远胜于今天吃的大餐。

  物质的市井也缺不了精神之需,那时我的精神家园是一中操场的露天电影。由于片源稀缺,放一场电影挺不容易。我看过无数遍《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和《南征北战》,却还是百看不厌。

  古人说“处商必就市井”。如今在互联网时代,当年的市井味难以再现,不少鲜活场景只停留在记忆深处,或出现在文学作品里,如茅盾小说《林家铺子》。为了再现当年林家铺子的风光,乌镇景区茅盾故居对面,就开了一家“林家铺子”。“林家铺子”成了观光卖点,游客因此而添几分游兴。

  在市井味渐渐消失的今天,人们只能借助这样的展示一慰怀旧之心。而我知道,不少场景、很多感受,其实已无法再现。

  ○俞祖菡,市女作协会员,爱好阅读。


编辑:潘竞毅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