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后塘(乌镇洲泉运河)。
河网活水,生命之源。桐乡碧水环绕,河网纵横交错,干流、支流、港浜构成三级水网体系,周遭池、塘、潭、漾星罗棋布。村庄沿水系布局,族群沿水系生息,植被作物沿水系繁茂生长。“百花地面、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因水而滋润千年。这些河道水网,又以京杭大运河为主轴,干河、支流、河浜沿运河两岸分布,呈现出令人心动的姿态。
关于大运河开凿,一直以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隋朝时期开始,另一种则是早在公元前486年就已开始。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扬州地区下令筑起邗城,并让人开挖了一条连接长江和淮河的小型运河,这是在史书中关于大运河最早的记录。到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运河迎来了千古辉煌的时刻,隋炀帝把运河大幅度扩修,直到完成。唐宋时期,大运河一度处于繁荣状态。
元代定都北京以后,实行了大规模运河改道,由北京直达杭州,比隋代缩短了近千里,使贯通京津冀鲁苏浙六省的运河变得更通达顺直,更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和沿河各个城市的发展。明清以后,运河以疏竣、治理为主,至光绪二十六年,河道淤塞、漕运停罢。新中国成立后,运河复兴,开启了新的时代。在海陆空交通发达的今天,运河航道依旧在交通运输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而我想说的江南运河桐乡段,可以说是桐乡一本内容丰富的书,她流淌着太多故事,记录着太多变迁,其走向可分为上塘河、下塘河、后塘河。
运河上塘(隋唐运河),桐乡段全长约32公里,走向由秀州大通桥西入濮院,往西过炉头(今乌镇镇)、钱林至石门折向南,过同福(今凤鸣街道)入崇福境,过崇福南三里桥后出桐乡境入海宁长安镇。古时长安无坝,杉青有闸,江淮漕运舳舻相接达于钱塘。此为隋唐原版江南运河,在桐乡境内的大部分河段至今仍在使用之中。明嘉靖年间,崇福镇区段因通政史吕希周抗倭筑城,在镇区的直塘之外新开一个弯兜,上世纪70年代三弯取直,依旧沿隋唐古道,崇福著名的中沙渚塘、司马高桥即从弯道而出。
运河下塘(元明运河)濮院至崇福镇一段与上塘重叠,桐乡段全长约40公里。不同的是,过南三里桥后折向西去,流经大麻镇后出桐乡界往余杭塘栖。为有别于上塘,桐乡境内的这段运河称为大麻塘。大麻塘作为运河甲线往杭州的主干线,成为水利学上正版的京杭大运河,而崇福到海宁的上塘河则退出漕运的历史舞台。上世纪90年代末,运河又绕出崇福镇区,由崇福镇北上莫村打鸟桥往西折向南,在崇福镇东安村接入大麻塘,在崇福流淌了千余年的运河彻底绕出了镇区。
运河后塘(乌镇洲泉运河)在桐乡的走向与上塘下塘大相径庭,中间一段属湖州,桐乡境内南北两段全长约18公里,其中北段乌镇长约7公里,南段洲泉长约11公里。清乾隆《乌青水系图》记载,含山塘即运河后塘其中一段,南起余杭博陆双桥,经崇福、德清、吴兴、吴江平望,北达苏州,东到上海。含山塘旧名长虹溪,东北流至乌镇北栅分水墩漾入烂溪塘。后经改道,桐乡境内的含山塘一段已退出漕运。因此,乌镇景区所谓的京杭大运河实为运河后塘,即水利上的杭申平乙线,并非历史课本中的京杭大运河。
走在运河边,曾经的桥影风帆、莺啼岸柳、劳作纤痕、十里古渡、九里长亭如在眼前。运河两岸的村坊隔河相望,靠运河边有一条塘路,就是《春蚕》中老通宝坐在石头上敲潮烟的那条。
运河,与一代代桐乡人共鸣着。不必说“至今千里赖通波”的功过,不必提“幸华六翠有行宫”的气场,运河与一条条水系对桐乡人生活上的恩泽无以言表。这种恩泽,让“进村出村一把橹”成为交通常态,让“清晨门前各淘米”成为日常生活,让“春雨如膏春水涨”哺育良田,让“各载双橹载如云”寄托愿望,让人们的生活生产变得便捷、和谐、诗意而实在。
清澈的流水,水乡的本意,未来的期待。
○沈卫林,供职于市科技局,桐乡风物观察、记录者。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