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桐乡农村,家家都有甏(beng,第四声)。甏是陶制的盛物器皿,是一种古老的器物。甏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桐乡农村家庭用的一般有两种,一种有小半个人高,黄褐色,甏口较小,甏身较长,用来腌榨菜。3月份起榨菜,除了削了皮腌制在水泥窖外,还得动用缸和甏来腌。不过,腌到甏里比较麻烦,塞几个榨菜进去,撒上一把盐和辣粉,用木棍使劲摁下去。如此反复,最后在甏口盖上一小张薄膜,用湿土封好,防止因漏气影响榨菜的品质。另一种个头小,灰褐色,甏口较大,甏身较宽,用来腌冬菜。榨菜割完后,碧绿的菜心留了一地。农民拾来菜心放到甏里,撒入适当粗盐,用木棍揿紧,同样封好,还要把甏倒过来,把甏口埋进天井中的泥土里保存,俗称“揿冬菜”。冬菜腌制时间越长就越香。农民一般要到冬天地里没啥蔬菜时,才会从天井中挖出一个冬菜甏打开。除去甏口的厚泥,掀开,一股浓郁菜香扑鼻而来。若是最上面的冬菜有些发黄,说明品质不好,不妨扔掉些。越是下面的就越香、越好,乌黑有光泽。冬菜的吃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炖汤,春天时加入春笋,夏秋时加入鞭笋味道更佳;二是炒冬菜,加入菜油炒几下起锅,佐粥喷香。那时候,农家的餐桌上必有一碗炒冬菜。
有的人家还有个臭卤甏。把春季腌榨菜的咸水倒些进甏里,平时放点老卤和鞭笋进去,慢慢地,里面的鲜味留下来了。要臭时,买些豆腐干、千张,装进网线袋,放进臭卤甏里,一周后取出,放在镬子上一蒸,闻着臭、吃着香,是一道难得的农家好菜。
甏都是从外地买来的,几个人搭伙摇着船一起去。有一次,父亲和村上的两个村民一起去买甏,回来途中,风吹水涌,上面的好些甏掉进了河里。两个村民不会游水,顿时没了主意。父亲冷静下来,一个猛子扎下去,把甏一个个摸起来。回来后,这件事成了村上的美谈。甏用久了也会破,就需要修补后才能继续用。那时,村上经常会有修缸补甏的老师傅光顾。他们挑着担,用凿子叮叮咚咚地敲着,嘴里慢悠悠喊着:“修缸来,补甏得!”谁家要修补,他就在谁家白场上坐定,然后认真干活。老师傅先用一个小榔头在甏上敲敲打打,完好的甏敲起来声音响亮,有裂痕的敲起来则有种沉闷的声响。找到裂痕处后,老师傅用凿子在裂痕两旁凿出一条细沟,用一个铁攀把沟两边攀起来,固定在裂痕两边。然后用树脂填满细沟,几分钟后便好了。修好后,农民要把甏立马拎进家里,不敢放在外头。因为以前甏是好货,若放在外头,怕被人偷了去。
后来,很多村民不再腌榨菜了,鲜榨菜割起便直接卖钱。于是,家里腌榨菜的甏便失去了用场。有的不知不觉中破碎了,有的放在白场上淋雨,有的则卖掉了。记得有一次,邻居家来了个买甏的。母亲知道后,吩咐我到天井中把闲置的甏找出来。大约卖了十几个甏,每个5元钱。
即便现在,许多农民依然把甏当成必不可少的家庭器物。腌冬菜、咸菜少不了,有的农民很节约,买来便宜的粗盐便放进甏里。夏天吃螺蛳时,大人喜欢给孩子猜谜语:甏里肉。孩子歪着脑袋想半天也想不出,大人眯眯一笑,努着嘴说:“你现在吃的是啥?”孩子顿时明白了,咯咯一笑。原来农民是把螺蛳的壳比作甏了。
作为先人智慧的结晶,我们现在依然能在现代化的房子里看见甏,它仍在发挥其古老又实在的作用。甏,装着中国农民朴素而坚硬的生活,它的形状总体是圆的,也象征着中国人追求圆满美好生活的愿望。
○姚孝平,开发区(高桥街道)人,自由职业,爱好写作以农村为题材的散文和评论。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