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社会
桐乡援疆援川老师归来,讲述支教故事,分享教育情怀

支教写芳华,路长情更长

2020年01月16日 08:50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中心记者 朱方红

  最近,10名援疆、援川的老师结束了为期1年半的支教生活,回到桐乡。

  “我这两天醉氧了,每天有点昏昏欲睡。”从高原回到江南,援川老师管红建一下子反而不适应了,有点“幸福的烦恼”。

  一年半前,从气候温暖的江南水乡,去往新疆阿克苏地区、四川若尔盖县,这些援疆、援川老师用一颗赤忱之心和敬业之心,书写了一段难忘的支教生活。这几百个日日夜夜,对他们而言,是教师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日前,记者采访了4名援疆、援川老师,听他们讲述支教故事,一起感受他们的初心和情怀。

  A

  适应

  环境变了,不变的是教育初心

  每年8月,江南夏意正浓,此时的新疆阿克苏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风沙如影随形。

  初到新疆,桐乡市濮院小学教育集团毛衫城小学老师姚建平就被干燥的环境,折腾得有点难受。稍稍挠几下,皮肤就大面积发痒。从未经历这“痒”的姚建平,无声“对抗”着环境变化带来的生理反应。

  “新疆气候比较干燥,降水稀少,年平均降雨量50毫米左右。”40多岁的姚建平第一次抹起了面油,他笑称自己从来没有这么“考究”,“白天脸上摸点润肤乳,晚上睡觉开了加湿器,这干燥才算缓解些,人也感觉舒服点。”

  与姚建平因干燥皮肤痒不同,凤鸣天女中心小学数学老师张明初到新疆,则经历了好几次流鼻血。“流鼻血可能就是干燥所致,后来就好了。”张明说。

  在距离新疆2000多公里外的四川省若尔盖县中学,刚到的桐乡第一中学地理老师管红建一下汽车,就开始头疼、喘气,这高原反应着实有点厉害。

  2018年8月28日,管红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日子,搭乘高铁,乘坐飞机,再转汽车,一路颠簸,风尘仆仆,他终于到达若尔盖县中学。

  站在海拔3500米的校园,管红建大口喘着气,走路稍稍急些,喘气就更厉害了。

  9月的桐乡,还停留在夏天的尾巴上。但在若尔盖县,昼夜温差大,白天烈日骄阳,夜晚可能就飘起了雪花。管红建心中却似有一团火:气候寒冷心不冷,缺氧不缺精神。

  不管在新疆,还是四川,老师们看见的每一处,都能让他们心有触动。崭新的校舍,已与千里之外家乡的学校并无太大差别,阳光穿过窗户照亮了教室,仿若照亮了孩子们的生活。从教室传出琅琅书声,孩子们的求知欲都是一样的。

  “这里的硬件条件好了,教育软实力也要随之提升,我们要在这些方面努力。”这是援疆援川老师们共同的心声。

  B

  快乐

  把爱植入孩子们的心田

  张红敏是桐乡市实验幼儿教育集团实验幼儿园的一名幼儿教师,也是这批援疆援川老师里的最年长者,今年已50多岁了。

  2018年夏天,张红敏来到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沙雅第五幼儿园。初来乍到,她的心就被这里的孩子们“俘获”了。长睫毛、高鼻梁,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孩子们可爱极了。讲故事、唱歌、跳舞、玩游戏,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欢乐,就有努力工作的动力,张红敏很快投入到工作中。

  绘本特色课程是桐乡市实验幼儿园的“拳头课程”。孩子们喜欢看绘本,沉浸在知识海洋里。张红敏就想着把“娘家”的好课程带到这里来。

  一天,张红敏特意去幼儿园图书馆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绘本书籍,推门而入才发现,绘本类书籍几乎没有,“没有书籍,想开展绘本特色教学就太难了。”

  好在有网络,张红敏从网上下载图片,自制课件,再进行教学。虽说麻烦,但总算可以开课了。在张红敏的绘本课程里,不仅有风趣幽默的故事内容,还有形象精美的图片,加上巧妙的问题设计、夸张的动作表演……孩子们一下子被吸引了,连老师们都大呼“大开眼界”。

  “张老师,你的绘本课程太精彩了,我想学,你能把课件分享给我吗?”当地的老师纷纷向张红敏讨要课件,准备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

  看到老师们如此积极,张红敏向“娘家”要了不少绘本课件,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一时间,老师们交流的话题都围绕着绘本教学,这让张红敏很高兴。不过,能有真正的绘本书籍就更好了。

  张红敏随后便联系上了本报记者,呼吁热心家庭捐助闲置绘本,让当地孩子享受更多的阅读乐趣。一呼百应,这份爱心“火种”被迅速点燃,桐乡的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

  很快,募集的3000多本绘本陆续到达沙雅第五幼儿园。《我妈妈》《我爸爸》《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一本本经典的绘本,让独在异乡的张红敏红了眼,“家乡人民太给力了。”

  每天,张红敏的班级是最欢乐的,总能看到孩子们热情参与的场景,每张脸上荡漾着笑容。孩子们快乐地享受幼儿园时光,张红敏也同样感到快乐。她通过努力,倾其所能,让这里的孩子和老师在体验中收获成长。

  C

  梦想

  为学生播撒梦想的种子

  这些天,一个个故事的分享者告诉记者,是孩子们的眼睛里折射出的求知的光芒,激发着援疆援川老师以实干笃定前行。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给他们‘种植’梦想。”管红建所在的四川省若尔盖县,享有“中国最美的高寒湿地草原”的美誉。这里的许多家庭以放牧为生,很多孩子触目所及就是广袤的大草原。“家离学校最远的孩子,坐车得五六个小时才能到达。”管红建说,这些孩子通常隔两个月才回家一次。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若我的到来,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给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说不定他们中一些人的命运就改变了。”看着这些朴实的孩子,管红建顿觉此次援川之行更有意义了,而他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在若尔盖县中学,管红建既是初高中3个班的地理老师,也是学校校办主任。“部分学生学习底子薄弱,我要转变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了20多年地理学科,管红建不想吃老本,仅凭经验上课。

  “同学们,其实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乘坐火车出发,可以去大城市看一看……”课堂上,管红建几乎每天都会抽10分钟时间给学生讲一讲多姿多彩的世界,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扬帆起航。

  男生小明(化名)性格活泼,但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在班级里成绩并不出挑,管红建最初没有注意到这名男生。“管老师,我弟弟也在你的班里。”有一次,小明的姐姐(管红建所带高中班的地理课代表)在与管红建闲聊时说起了此事。

  “你成绩挺好的,要多辅导弟弟,和他共同进步。”管建红得知情况后,特意关照这个女生,要多帮弟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提升成绩。

  平时在课堂上,管红建总是积极给小明创造条件。“提问简单一些,一旦回答出来多鼓励他。”果不其然,小明的学习劲头提起来了,学习习惯也慢慢纠正了过来。“只过了一学期,他的变化很大,更爱学习,人也精神了。”管红建很是欣慰。

  “推一把”优秀的学生,“拉一把”基础薄弱的学生。援川期间,管红建没少给学生们“开小灶”,坚持每周一到周四定期辅导,有兴趣的学生可报名参加。他通过辅导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改进学习方法。

  此外,管红建还先后举办德育示范课、讲好地理课讲座等方式,以“输血”“造血”双驱动援助,让若尔盖县中学的师生学有所成。同时,他还汇编《若尔盖县中学教师手册》、《若尔盖县中学学生手册》,制定《若尔盖县中学教师激励机制》(讨论稿)等,帮助当地学校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D

  传承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在“传帮带”中,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这是很多援疆援川老师的初心。张明在阿克苏教育学院担任小学数学培训教研员,主要对小学数学老师进行培训。

  张明在每次“教育能力提升班”开班之前,总会精心组织调查摸底和前测工作,确保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不了解学员们的学历、教学经验,培训只会事倍功半。”张明为此提前设计了调查问卷,通过问卷形式,对班级学员的年龄结构、教龄结构、学历结构、学习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

  摸清情况后,张明针对学科的前测成绩进行数据分析,并结合成绩对班级学员学情进行深入交流。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从备课、课件制作、素材搜集、教学组织,到学员的作业批改,张明认真负责,让每一位参训老师有所得,这样的课堂教学赢得了全体学员的认同与喜爱。

  张明还和不少学员成为了朋友。有一次,张明发现班里有个男老师小白(化名),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便主动和他聊天,指导小白备课上课。

  小白被援疆老师的真心打动了,逐渐吐露了心声,原来他有离职创业的想法。“有这想法是好事,国家也在鼓励创业创新。”张明得知小白的“烦恼”,反而肯定了他敢想敢闯的精神。不过,张明也为他深入分析了创业的不易。

  有了深入交流,小白很快打消了一时“冲动”,安心进行培训。

  一年半时间,张明共培训380多名小学教师,参加学员听评课,进行课堂教学交流指导156场次。

  “传帮带”的还有姚建平。去不同学校听老师上课,面对面指导听课;交流听课感想,有针对性进行教学指导;参与“区培项目”下乡课堂诊断,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试进行调研指导……去学校调研次数多了,姚建平发现当地小学的基础设施不错,但不少老师并不擅长上语文课,尤其是阅读教学。

  2018年10月,姚建平牵头组建了“青苗工作室”,和来自平湖、嘉善的两名援疆教师共同担任导师,分别与16名青年教师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之后,“青苗工作室”逐渐扩大,分设“语文天地”“数学魔方”“科学王国”3个研究小组,导师由3名扩充至7名,学员由18名扩充到34名。

  青苗工作室成立后,学员们成长迅速。这一年,当地不少青年教师获奖。姚建平还汇编完成了援疆教研书籍《足迹》,集结青苗工作室研究成果及个人援疆期间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论文、评课稿、援疆故事等,编印了200册,供沙雅县各小学参考。

  智慧教育是桐乡的一张金品牌。姚建平还通过中央电教馆全景学习平台,开辟教研新空间进行部编本教材解读培训,举行网络教研专场活动,沙雅当地老师可零距离观摩桐乡老师的精品课程。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多年来,桐乡一批又一批支教老师的脚步从未停下。从2011年开始,桐乡已有近30名教师奔赴新疆、西藏、四川等地开展教育工作,诠释桐乡教育人的担当和情怀。他们舍小家,顾大家,通过努力,将桐乡的优质的教育资源输送到远方。

  (本版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潘竞毅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