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农村,到了每年农历的腊月二十之后,村坊上充满着过年的气氛,杀猪的、宰鸡的、打年糕的、做杜(米)酒的、掸尘的,人们忙得不亦乐乎。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改革的春风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的增加,生活条件也逐渐有了改观。大多数人家都要杀头猪过年,既可自食也可招待亲朋好友。一般一头猪有七八十斤白肉,如果猪养得特别大(也就一百来斤白肉),一户人家吃不完,那就两户人家拼杀一头。
离大年三十还有半月,村坊上的杀猪屠已忙得不可开交,40几户人家都挤在这一段日子里杀猪,一天要杀好几头,只能排队,谁家先叫,谁家的猪先杀。一群没事的小孩们听到哪里有猪叫的声音就往哪里赶,他们要看杀猪的场面,享受那杀猪带来的乐趣。
三四个人各有分工,有人拉猪耳朵,有人拽猪尾巴,把猪从猪圈里捉出来,四脚捆住,抬到白场上杀猪的地方,将猪按在长凳上,猪在作最后的垂死挣扎,嗷嗷直叫。只见杀猪屠用锋利且锃亮的尖刀捅进猪项(头颈)里,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一股鲜红的猪血喷涌而出,汩汩作响,流入那早已准备好的大号钵头或脸盆中。当发出最后一声长长的“噗——嗤”声后,猪就断了气。然后两个人将猪从凳子上抬下来放入七石缸中,倒入二三提桶滚烫的开水后进行褪(刮)毛。毛褪尽,用钩子将猪倒挂于斜靠在墙面的木梯上,尾巴在上,头在下,一头猪变成一堆光溜溜且异常诱人的猪肉。杀猪屠用刀把猪头割下,再进行开膛破肚,取出五脏六腑(俗称“肚里牢嘈”)放入脚桶中。猪头上的毛由于凹凸不平相当难刮,杀猪屠用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劈进行敲击(俗称“笃猪头”),小石劈已笃得精光锃亮,看来已用很久了。
最难做的莫过于翻猪肚肠了,尽管杀猪屠手法娴熟,但翻好一副大小肠还是占用了很长时间。
最后,杀猪屠将挂在木梯上的白胴猪一劈为二,放在地上的蚕匾里,然后按照主人的需求,在肉墩头上把猪肉斩成几大块,并落好蹄髈。
诸事完毕,主人除付给杀猪屠少许工钱外(都是自族人,意思意思),还要请他喝点小酒,炒上一盆新鲜的猪肝或猪腰子,半斤白酒下肚,杀猪屠的脸上已经通红,这时,他才想起下一户人家还等着去杀猪呢。
时代在变迁,年味在变淡,现在的小孩已很难在乡下看到杀猪的场景了。
○陆炳祥,濮院镇人,现供职于濮院镇人民政府,业余时间爱好写作。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