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镇中有座流芳桥,南北走向,横跨广枝桥港。桥北堍西侧,有清末民初名医金子久所建的“问松堂”诊室暨宅邸一座,毁于日寇侵华战争时期的1938年3月15日,现仅剩原宅基的界石,当年名闻遐迩的金氏诊所,己鲜为人知。问松堂取名,源自唐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因来自远近各地的病家众多,问询地址不断,所以“金问松堂”也便成了一个特殊的地名。
金子久(1870—1921),名有恒,大麻镇人。旧时,大麻隶属德清县,民国十二年版《德清县新志·方技》载:金有恒“字子久,弱冠行医,不数年医道大昌,名大噪……三十年间,活人无算。晚年名达燕京,曾奉征召,门人满江浙。”1996版《桐乡县志·人物》亦载:“自南宋以来,金氏世代行医。”至子久,自幼聪颖,勤奋好学,无论于出诊的舟车旅次,或饭前餐后,手必一卷,无问寒暑,博览群书,孜孜不倦。因此,他不但医学造诣极深,文学功底亦厚,娴熟骈文,医案语多俪体,为古今医家所罕见。其医案入编《宋元明清名医类案续编》《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等,而备受同道推崇。金氏于诊务之暇,亦尝爱好书法,善于文辞,喜吟诗作对。唯因诊务繁忙,无暇著述,偶有作品流传,吉光片羽,弥足珍贵。
某日傍晚,子久餐后散步,在大麻羊角廊伫立,眺望清池漾中的麻姑墩。其时,夕阳西下,北岸的古刹德政寺渐渐朦胧,传来钟声悠悠,他即景吟道:“可怜墩绕水萍花,到底无双是故家。古寺疏钟听不厌,一声声又夕阳斜。”挚爱乡土之情,溢于言表。
民国五年(1916),兴武将军、浙督朱瑞(介人)歿。作为督军署一等军医顾问的金子久,致挽联云:“浙右兴师,江南奏凯,论功已足千秋,更擘画多方,仗公绩著龚黄,力保祖邦歌乐土;推翻帝制,肇造共和,积劳固非一日,奈形神交瘁,愧我技疏卢扁,别无妙术起沉疴。”联与彼此身份相符,情景贴切,堪称佳作。
金氏弟子,先后逾百。除长年在“问松堂”诊疗外,还曾去上海董家渡沪南慈善会定期施诊。轮值之时,弟子随从,门庭若市,声誉更隆。在沪期间,弟子中每有耽于游乐者,为此他颁《训弟子约》云:“盖闻业精于勤荒于嬉……上海一隅,奢靡来习,人之处斯土者,若不自加检束,难保不汩没初心。况诸生方在少年,每易为外物所诱,而鄙人又长日羁乎诊务,纠察为难……夫以上海之繁华,不宜久处,何似麻乡之僻静,反可潜修。是以今岁复加整顿,重订规章,务望以求学为怀,勤加探讨,切勿自甘暴弃,终日嬉游。倘仍不知自怼,故态依然,一经察知,不再稍存姑息,诸生勉之!《鲁语》有曰:朝而受业,昼而讲贯,夕而复习,此固师弟间绝对古训也。诸君负笈远来,从鄙人学医,而鄙人终朝应诊,遐晷无多,故对于讲贯一途,竟付阙如。抚躬自问,实觉歉然。兹特聘某先生,每晚代鄙人讲论医书数小时,以补鄙人之缺憾。”旋即返乡,不计得失,效法孟母三迁,其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金问松堂,病家求诊问该处的人多了,也便成了地名。诚然,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应以医疗为多,笔者之所以选择与文化相关的内容,意在为地名文化添彩。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