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今桐乡市崇福镇)地处杭嘉湖平原,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崇福附近的乡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广大农民勤劳俭朴,历来以种田养蚕为生。崇福镇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县治所在地,镇上交通发达,商业繁荣。自古以来邑人崇文兴教,人杰地灵,文化底蕴很深。同时崇福在近现代还涌现了不少专家学者和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至今仍被镇人广为传颂。崇福的工匠们不仅留下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无数大师对技术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拼博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可贵的榜样。
近百年来,崇福镇民间工匠可称为名师的很多,但是有文字记载的却极少,在《崇福镇志》上留名的也仅有十多位。他们分别是连东山、洪师父、来茂松、鲍廷发、滕文奎、褚少南、徐长生、陆永发、钟寿福、田赐珍、施德峰、朱兴发、钟福顺、李锡春、陈文标、丰鍼等。
连东山(1662-1772)心灵手巧,戏作小船,削木人划浆,放置地中能自动摇荡。清康熙年间就能自制自鸣钟,与西洋人所造无异。据《崇福镇志》描述,早在十七世纪之时,镇人连东山制作的小木船放在地上竟能自动摇荡,这简直可以说已经跟当今的机器人有点相似,可见其制作工艺相当的高超。同时,他还自已研究制作出了自鸣钟,跟当时国外的先进工艺相当,真是了不起。
陆永发(1893-1937)小字“庆家里”,家住春风坊陆家弄,在县前开设陆恒泰铜匠店。陆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能设计各种机械部件,自制翻砂工具,改造消防水龙。他曾替镇上春风、北门、太平、五桂等坊建造“消防洋龙”,既节省了劳力,又解决了出水缓慢的技术难关。石门、长安等镇都来请其制作,是四乡闻名的“外国铜匠”。笔者小时候曾经见到过这种“消防洋龙”,当时在这种红色消防车上安装着一只金黄色大铜铃,车子推动时,铜铃随着震动便会发出“当当当”响亮的声音。洋龙车是救火的主要消防器械,车上连接着几十公尺长的灰白色帆布消防水管,救火时水管内充满水后就变成一条直径十多公分长长的水龙。那时候,镇上一旦发生火灾,水龙车上的水管可伸到河里吸水,同时还有不少人用担桶挑水上来,等到消防车内的水打满后,水管口上的铜质水枪便急速喷射出粗大的水柱。消防人员则站在两旁用力摆动水龙活塞杠杆抽水,尽力让水管射出的水又高又远,射程最远可达四五十米。
李锡春(1906-1974)家住北门外坛弄。自幼家境清贫,随师学泥水匠,钻研打灶技术。砌砖功夫到家,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砌出的灶火力旺足,不会呛烟。1958年,改革烘茧灶,火头集中均匀,不会泄漏;并设计用滑车送茧至灶,达到了节煤省工的要求,在全县进行推广,邻近江苏等四省都来学习参观。1959年11月,出席全国建筑系统群英大会,被评为先进生产者。李锡春艺名“泥水阿三”,他在1959年赴北京出席全国建筑系统群英大会时,受到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李锡春搬家到北门城门口后,我多次路过他家时,看见在朝南墙上挂着一幅颇长的长方形玻璃镜框,里面珍藏着一张周总理接见他们时的合影照片。
陈文标(1910-1991)俗名小凤山,家住东北坊北街。他十二岁就学漆匠,擅制“合盘”“六角篮”“拱盖箱”“佛蓝”等细件,能在器上描金飞银,用沙灰堆出“双金花”“五福拱寿”“亮八仙”“金如意’等,特别擅长漆制招牌匾对,名家写的书法,放大复制在牌匾上,从不走样,城隍庙的抱柱对、天德堂的招牌字,都由其精心仿制。据《崇福镇志》记载,1937年12月23日下午5时,日军进犯崇福,炮毁城隍庙夫人殿,焚烧北门外民宅52家,杀害居民2人,崇德县城沦陷。日军警备队驻扎在营门口原农民银行内,警备队队长北岛为标榜其“大日本帝国”的威严、宣扬所谓的“东亚共荣”,要找人写一块牌匾挂在门口。鬼子从汉奸口中得知陈文标擅长书写、制作牌匾,便让汉奸带一个日本兵来到他店里。陈文标目睹日本鬼子烧杀抢掠的罪恶行径,已对他们恨之入骨,岂肯为鬼子服务?第二天,鬼子和汉奸便来店里取牌匾。然而,他们看到的是,陈文标有气无力坐在藤椅中,右手缠着厚厚的纱布,纱布上还渗着血。陈文标对鬼子和汉奸惨笑着,用左手指指右手,摇摇头,又故意叹了一口气。当汉奸正焦急地询问发生了什么时,鬼子的脸色突然间大变,骂了声“八嘎”,转身走了。这天半夜,陈文标和家人正在睡梦中,突然听到猛烈的敲门声。陈文标知道,被他得罪了的鬼子来抓他了。他立即翻上园子的矮墙,从矮墙爬上屋顶,又翻到隔壁糖坊的屋顶,一直爬到养济弄边才下来。可是,因为天黑,他没有看清,一脚踏空,从屋顶上重重摔了下来,昏死过去。作为一名手工业师傅,陈文标不畏贼寇,与敌人机智周旋,假装受伤,不肯为日本鬼子服务的高尚风格,表现出了一个普通工匠的爱国心和民族气节,令人敬佩。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