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的剪纸作品《小儿垂钓》活灵活现,生动地还原着小孩嬉戏的场景;独具江南特色的灶头画,凝聚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追求……在2019桐乡市非遗传承教学基地优秀作品展上,由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带来的“非遗作品”亮相,展现了桐乡的非遗魅力,也呈现了桐乡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实践。“特别惊艳!”昨天,前来观展的市民忍不住赞叹道。
记者了解到,早在今年6月,桐乡便启动了2019桐乡市优秀非遗“进校园、进乡村”文化传承系列活动,并向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师生征集优秀非遗传承作品,共收到来自11个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的作品186件,最终分别评选出教师组和学生组金银铜奖,并进行了展览。此次展览将持续至本周日,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可以前往市文化馆一楼展厅参观。
非遗传承教学基地优秀作品展的开展,是桐乡非遗在校园活态传承的一次成果展示。近年来,桐乡市秉承“非遗传承,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构建起了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四级传承教学体系,截至目前,已建成18个市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其中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1个。各非遗传承教学基地设立相关教学课程,在学生、社团中开展传承教学活动,参加各类展示、展演和比赛,取得了丰富的教学成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源头有活水,才能保持一渠清澈。在传承非遗的过程中,各个学校各显神通,成效喜人。比如在近日举办的2019桐乡市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建设成果展示活动上,来自全市13所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的师生们就向参与活动的广大青少年和家长们,展现了桐乡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实践。
板弦声声、皮簧阵阵,石门镇中心小学学生演绎的“三跳”节目赢得了阵阵掌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三跳”传承基地学校,石门镇中心小学一直致力于“三跳”这一传统艺术的传承与推广。该校相关负责老师说,学校把“三跳”融入平时的教学中,有“三跳”社团,有校本课程,还有专门的老师教授这门曲艺。在传承这门非遗技艺的同时,学校也在一定程度上创新改编曲目,使其朗朗上口,便于传唱。这几年,也屡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在竹编体验区,看着乌镇植材小学“竹芸工坊”社团的孩子熟练地插、穿、扎,演示着竹编的技巧,很多小朋友都开始跃跃欲试起来,零距离体验这一非遗技艺的魅力。据该项活动相关负责老师介绍,从2014年开始,竹编就走进了乌镇植材小学,希望在传承这样一项传统技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坚韧的耐心。这边的孩子正做着“小小竹编家”,而崇德小学的蓝印花布项目展示区内,前来参观体验的孩子们纷纷迫不及待地围上围裙,做起了“小小染布家”。绘图刻版、印染,忙得不亦乐乎。看着女儿在一旁专心绘图,市民张女士深有感触地说,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希望让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加深对家乡文化的了解。
非遗是每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原本抽象的非遗项目,如今在桐乡学校得以实现活态传承,让这些承载着乡愁的非遗项目能够流传下来,留住桐乡文化之根,为“风雅桐乡”添彩。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