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人文桐乡 > 桐乡名人

陈丹池:只要坚持斗争,前方就是光明

2019年10月24日 08:27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作者:范树立

  陈丹池(1904-1928)别名陈丹稚,化名程桐、郑桐、郑彤。1904年生于崇德县石湾镇(今桐乡市石门镇)。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党(左派)崇德县第二区党部宣

  传部长,“四·一二”后转移到杭州,任中共杭县县委常委。

  1904年,陈丹池出生在石门镇上一个医道世家。他自小聪明好学,在石门镇小学就读时,是校内有名的“小诸葛”和“孩子王”。进入杭州第二师范学校后,他仍打抱不平,学业更为优秀。师范毕业后,他秉受父命弃教从医,在家跟父亲学习医术。父亲病逝后,陈丹池继承父业,正式行医。因他不苛求诊金,生活日显窘迫,为弥补生计,故抽空替邻近书写纸联,以增加每月两三元收入,过着清贫的生活。

  “五四”运动后,石湾地区开始出现《新青年》《小说月报》等进步的书刊,喜欢阅读书报的陈丹池被书刊中反帝反封建、争民主要自由的新思想所影响和熏陶,同时结识了镇上的中共地下党员池耕襄和进步青年李恺良、魏莲初,他们四人同怀满腔爱国热忱,引为知己,结为生死之交。从此以后,他们经常一起畅谈理想,诉说抱负,分析时事,探求真理。

  1926年,陈丹池经池耕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值第一次国共合作,经过筹备,以中共党员为主体的国民党(左派)祟德县第二区党部成立,由池耕襄任常务委员,吴兰卿任组织部长,陈丹池任宣传部长,张兰任妇女部长,党部设在东漾潭育英小学内。

  1927年2月,以池耕襄和陈丹池为核心的第二区党部,将石湾镇“基督教堂”的横幅改写为“以党治国”字样。他们积极筹建石湾镇“新工会”,组织工人与资方斗争,结果取得了工人人均增加工资40%的胜利。同时他们还组织石湾农民协会,动员农民打土豪,减田租,又组织农民捆绑游斗当地不法土豪杨梦江和唐桂和,当时影响很大,并取得斗争的胜利。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池耕襄和陈丹池遭到国民党政府通缉,经党组织安排撤离家乡。不久,中共杭州支部工作指导委员会遭到破坏,书记宋侃夫被捕,中共浙扛省委被迫迁往宁波。为恢复中共杭州县委的工作,陈丹池和池耕襄同时奉命赴杭州,重建中共杭州县委。他们租下羊坝头赵衙弄11号的房子,作为秘密联络机关。陈丹池以行医为掩护,在市郊发展党员,先建立了中共乔司支部。10月,新的中共杭州县委成立,陈丹池任县委常委,参与整顿恢复杭州基层区委的工作。他协助池耕襄工作,并几次下农村,发动农民,组织农民武装,做好了“西兴暴动”的准备工作。

  1927年12月10日,池耕襄、陈丹池等7位同志全部被捕。在特务“砰砰”的砸门声中,陈丹池等人临危不惧,镇定地把所有文件全部扔进火盆,从容被捕。

  被捕后,陈丹池等同志经受了严刑拷打,坚强不屈,不向敌人吐露一点信息,最后被转押至浙江陆军监狱。可不管敌人软硬兼施,陈丹池始终坚贞不屈,不向敌人低头,即便遍体鳞伤,在牢房的他仍然谈笑自如,赢得了难友们的尊敬,鼓舞了囚友们的斗志。

  敌人见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情报,便准备下毒手了。当陈丹池得知敌人要杀害他们了,仍从容不迫,乐观自如,即赋诗一首:“平生不做亏心事,所嗟家中还有娘;国家存亡是大事,个人性命是小事。”

  陈丹池积极参加狱中斗争,虽知临刑为期不远,但仍活跃在同志们中间。1928年1月20日,为活跃笼中气氛,消除囚友思乡之愁,陈丹池发起组织了别具一格的笼中“联欢会”。悦耳的歌声,动听的故事,神奇的魔术,使囚友们忘却了愁思,增强了对敌斗志。

  下午5点,甲监七笼外的甬道上,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和开锁的钥匙声,陈丹池和池耕襄等7位同志被带出了牢房,但他们异常平静,陈丹池与狱友们一一握手告别,并安慰大家说:“别难过,这是革命者的归宿……只要坚持斗争,前方就是光明!”说完,陈丹池和战友们便从容地跨出了牢房,昂首走向刑场。


编辑:潘竞毅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