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我的童年时代,偌大一个村庄,竟没有一家理发店,村里常有肩上挑着担子给人剃头的手艺人。靠吃这碗饭的手艺人大多数是祖传的,他们不但推、刮、剪、洗手艺精湛,且对修眉、掏耳等更有一手。每当剃头师傅走进村头就大声吆喝“剃头喽——剃头喽”,需要剃头的人便循声而至。
挑着的理发担子,一头是烧热水的炉子和小锅;另一头是盆架和凳子,架子上搭着毛巾和擦刀的长条形帆布,盆架上放有脸盆,脸盆里面放着一个木盒子,盒子里搁着围布、肥皂、刀、剪、梳子之类的工具,这就是一个设备齐全的剃头摊子。师傅把担子往荫凉之地一放,就围满了来剃头的老老少少。
据说,那时我们全村也只有两个剃头的手艺人,村民常年的剃头都是他们包下来,剃头的费用由剃头的随时付给。有的给现金,也有给鸡蛋相抵的。尽管剃头费比现在要低几十倍,可还有掏不出的,欠费剃头的人很多,到年底剃头师傅不得不走家串户收粮抵账。我们这些农村孩子的头比较好剃,无需刮脸,省工省时。只见师傅拿起剃头刀,三下五除二,就把我多日留的长发剃去了。理发师傅端来热水,把我的头浸在水里轻轻洗揉,擦得我头皮痒乎乎的,然后,用手掐一下我的眉头,舒服极了。
当年男人的发式,也只是光头、平头、锅铲头几种,挺神气的要数三七分头,剃头师傅都能应付自如,随心所欲。可也有年轻人不愿剃头的,那就把头周围一剃,头上面的长发用剪刀修剪一下就可以了,这种发型在当时还美其名曰“学生头”。那时洗头有人用皂角水,有人用肥皂,更多的人用清水一洗了之。
那时女人的头发显得比现在还珍贵。上了年纪的梳盘头,大姑娘、小媳妇留长辫子,中年妇女中,有少数留剪短头发的,那算是最新潮的女性了。女人对自己的头发格外看重,在当时的条件下,理发自然比男人更难一些。很多女人一年四季在家里面洗头梳头扎辫子,需要修剪时,到左邻右舍找有“美发”经验的大嫂大婶帮个忙就行了。由于女人头发长,又缺少洗发用品,很多年轻漂亮的大姑娘小媳妇头上经常生虱子。若是现在,会让女士们很难堪,而当时这种情况十分普遍,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
我们这些爱看热闹的孩子们,最喜欢看的还是师傅剃光头的手艺。先用温水洗头,将发浸泡软,尔后手执剃头刀,从前至后,发丛中立时呈现出一条白色的分界线,接着逐渐向两边扩展,直到剃光变成一只白色的“灯泡”为止。那剃头刀可真锋利,在理发师傅手中特别听话,我们能听到割断硬荐毛的“吱吱”声,像微风吹秫叶,像蚕食桑叶,细密而清晰。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乡村听到剃头师傅“剃头喽——剃头喽”的吆喝声,见到的是一个中年人扶着一辆大架新自行车向我们走来,车后架两边放着椅子和两个保温瓶,货架上放着一个精美的塑料盒子,和以前不一样的是:自行车取代了担子,热水瓶取代了炉锅,电剪取代了手工剪,同时增加了香皂,剃头的围布也洗得很洁白。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自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变化,农村人的头发也逐步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待遇。理发工具也进入了“电气化”时代。理发有电推剪,吹发有电吹风,染发、烫发有电热帽等。洗头再没人用肥皂或洗衣粉了,取而代之的是林林总总的洗头膏、洗发水、洗发香波。无论老的少的,非特殊情况,很少再有人剃光头。十多岁的小男孩,已经开始模仿影视明星的发型。成年人自由选择各种庄重大方的发型。男人们最大众化的发型也就算是分头、奔头、小平头了。
说起头发的变化,当数女人变化最大。女性不仅大量进入美发美容的服务行列,同时也是美容美发的最大消费群体。女人为了永葆青春的魅力,首先要在头发上下功夫,不仅要修、剪,还要烫、吹、拉、染,像拨弄一件艺术品一样,使发型不断花样翻新。在整理头发的同时,还要为头发提供各种高级的营养素。对于许多年轻村妇来说,花在头发上的钱远比花在嘴上的多。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