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人文桐乡 > 民俗风情

桐乡晒红烟

2018年12月03日 17:39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杨承禹

  上了年岁的老人,常说桐乡晒红烟是“三大宝”名特产之一,栽培历史悠久。

  明崇祯末年(1644),崇德,桐乡已遍处栽种烟叶,距今已有374年。最初传入时,用的是译音称“淡巴菰”,至清代才改称为烟叶,因烟农收获烟叶习惯“用烟帘夹片曝晒”的调制方法,按晒制后的颜色分类,桐乡所产的烟叶属晒红烟。清康熙十五年(1676),《石门县志》已将烟叶作为当地物产之一。康熙三十年(1691),石门县已成为全国主要烟叶产地之一。至雍正、乾隆年间,崇德、桐乡两县的晒红烟已是全国名烟。宣统三年(1911),桐乡晒红烟开始打入国际市场。其时,烟叶产区主要在濮院、屠甸一带。据光绪《桐乡县志》载:“烟叶产于县之南乡,而北乡则无之,乡人种此者,利与桑麻相埒。”其时,濮院、屠甸两镇厘税以此为大宗,每年夏秋间远商来集,烟市极盛。民国7年(1918),桐乡晒红烟在巴拿马烟叶赛会上获一等奖。桐乡晒红烟的特点是叶色均匀、色泽红亮、香味浓醇、油分丰润、质地柔韧、不易破裂,是制作雪茄外包烟和混合型卷烟的优质原料。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非各国及港澳地区,均享有盛誉。25年(1936),崇、桐两县产烟叶7万余担,其中出口2.16万担。日军侵华期间,烟叶出口受阻,烟叶杀价,栽烟面积锐减,产量明显下降。抗日战争胜利后,烟叶产量有所回升。35年(1946),桐乡“年产烟叶3万担”(民国35年《桐乡年鉴》),但因通货膨胀,烟叶积压,烟农得不偿失,产量再次下降。至36年(1947)“崇德产烟3024担,桐乡产烟28658担”(民国36年重修《浙江通志稿》)。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加强了烟叶生产的领导,党和政府从多方面扶持晒红烟生产,发放预购定金、供应专用物资、调高烟叶收购价格、疏通销售渠道、开展生产技术指导,如推广薄膜保温育苗,选用良种等,使烟叶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52年,崇、桐两县烟叶面积为54553亩,总产量达4310吨,比1949年分别增长18.1%和55.5%。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全县年烟叶种植面积在12728亩—14929亩,总产量713吨—1653吨,主产区在石门、龙翔(现乌镇)、梧桐、凤鸣等镇、街道,主要销往非洲及港澳地区。

  烟叶收购。清代至民国时期,私商收购烟叶以捆论价,不秤分斤,不分等级,靠手提、触摸、眼看,估算每捆重量及烟叶质量,喊一个统一价,但烟农可以讨价还价。民国25年(1936)烟叶收购价格,每50公斤平均价为15.4元(法币)。1950年国营公司成立后,9月份开始收购烟叶,收购只分顶、皮、秋三个大类,不分等级,验货时也靠手摸、眼看,再抽1把—3把有代表性样烟细看,确定一个统一价。1951年起,烟叶收购分级定价,按质论价。1972年起,烟叶分级标准从原来顶烟6个级、皮烟4个级、秋叶3个级,改为顶烟7个级、秋烟2个级,收购价格也随之变动。为了增加烟农实际收益,1951年——2015年,晒红烟收购价格作了多次调整,每次烟价都有所提高,并对烟叶生产、收购实行专项奖励扶持政策。1951年,崇德、桐乡两县晒红烟种植面积为47739亩,总产达3294吨,1971年,全县为12728亩,总产达713吨。2016年为837.6亩,分布在龙翔、石门等5个镇、街道的34个行政村。市烟草公司与717户烟农签订了种植收购合同,共收购烟叶81.71吨,烟农烟叶总收入达92.43万元。

  烟叶及其制品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历朝对其实行“寓禁于征”的政策,并课以重税,以增加财源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83年9月1日国务院《烟草专卖条例》颁布以后,在全国实行有计划地组织烟草专卖品的生产和经营,以达到限制发展和抑制消费的目的。


编辑:潘竞毅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融媒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