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经济

民营经济让我尝到发展甜头

——从一家改制企业看朱建华的获得感
2018年08月09日 08:15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记者 潘晓琴

  当时厂里的一批业务员在很短时间大多买了房,而我也因工作突出,获得了包括嘉兴市优秀厂长等诸多荣誉,还成为当时桐乡第一批获得“农转非”资格的人。

  1993年,植绒技术开始走下坡路,我感到市场行情变了,必须要有新的产品来支撑公司发展。好在那时厂里有了不少积蓄,我从德国进口了经编机,又在国内采购了4台经编机,上了经编项目,公司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但是,市场就是这样,要办公司就要不停地投入,当时因为还是计划经济占主导,作为乡镇企业,要投入就要打报告,而当时正值大办工业的热潮,镇里领导提出要办厂中厂,把钱投到新建一家砖瓦厂去,但是那时整个桐乡已经有100多家砖瓦厂了,等我们的厂建好,产能过剩,产品价格直线下滑,严重亏损。

  1996年,经编行情再次走高,在我的一再坚持下,镇里同意继续加大投入该行业,我又从银行贷了100多万元,订购了一批设备,公司产量扩大了两三倍,重新实现了盈利。

  1997年,企业改制,当时很多人有想法,觉得乡镇企业负债重,人员庞大,转到个人头上有负担,但是我坚持认为,国家要崛起必须要靠工业,加上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经编,对公司对行业都有感情。于是,我成了屠甸第一个报名申请转制的。

  很顺利,1998年4月25日,公司正式转制成为民营企业,从此我也放开了手脚,在管理上大刀阔斧改革,在技术上重金投入。我尤其注重人才,在选人用人上不拘一格地打破了传统民营企业任人唯亲的桎梏,在公司引入“竞聘制”。在一次竞聘中,我的外甥女也报名参加了,但最后,真正上岗的是一个能力更强些的外地女孩。那女孩没有任何背景,但工作努力、专业知识扎实,这是企业需要的人才。

  1999年起,我投入3000多万元新建厂区、采购设备进行技术改造,2004年成为第一家搬入屠甸镇工业园区的企业,当年实现产值过亿元,成为全镇第一家亿元企业。2003年以来的15年里,公司可以说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先后又成立了5家子公司,涉足建材、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此后,公司以每年年均30%左右的增长幅度保持稳健的发展。2017年公司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

  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中国企业迎来“走出去”发展的新局面,我意识到,世界很大,要努力开辟新的市场。2008年开始,公司成立贸易公司,加大出口力度。9年时间里,公司的外贸从“零”起步,今年预计突破5000万美金。

  我一直认为,公司的成长背后离不开员工的付出,必须要提升员工的获得感。我努力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按照三星级标准建造员工公寓,老员工两人一间,还设有夫妻房,房间内各种设备齐全;员工一日三餐全免,食谱自己订;每年还组织员工长短线旅游、职工运动会、职工春晚活动。这么多年来,铭龙的高层员工离职率为“0”,普通员工每年的返工率也在94%左右。

  我特别注重党建,因为我觉得抓党建能在无形之中给企业带来正能量,党建工作抓实了就能获得企业所需要的生产力。转制那一年我就向上级组织提出了保留企业党组织的要求,并把专职副书记转为书记,分工协作:书记抓党建、抓思想,厂长抓经济、抓发展,在那个年代就形成了“一手抓党建一手抓经济”的发展模式,现在在铭龙高层管理人员中,党员已达到95%以上,工会、共青团、女职委等群团组织班子中,党员均占90%以上。

  我觉得真正的企业家,要站在一个高度,不光会赚钱,更有对社会贡献的态度。这些年里,我先后支持新农村建设、修筑村级道路、安装路灯、修河岸、修桥梁、修水闸、建生活广场、抗震救灾中共捐助175万多元;支持村、镇、市慈善事业上先后出资123万元,并建立党员关爱专项基金100万元;还相继为屠甸的小学、中学捐款,资助贫困大学生数十人。

  民营经济让我尝到发展甜头,也让我越干越有劲儿,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新的目标,到2020年,公司要通过零土地技改等方式,实现产值破20亿元。

  【记者旁白】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桐乡就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奠定了发展领先地位。

  上世纪九十年代,桐乡更是率先推进企业体制改革,鼓励发展民营经济,形成体制机制上的先发优势。本世纪以来,桐乡以转型升级为主旋律,大力整顿缫丝、水泥、砖瓦行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小打小闹的乡镇企业,到创新型规模企业,再到各自细分行业的全国乃至世界“单打冠军”,桐乡民营企业发展步伐清晰、有力。

  实践证明,“八八战略”的高度性、前瞻性和全局性,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最优环境,是驱动浙江民营经济持续走在前列的最大动能。只要发挥好体制机制的作用,每个桐乡人就会前赴后继地行动起来,就会不断地开拓创新。改革开放40年来,“八八战略”15年来,桐乡的发展表明,“体制机制优势”是一切活力的源泉。特定的土壤和环境,为桐乡民营经济这颗种子创造了阳光和雨露。“一有阳光就灿烂、一有雨露就发‘芽’”,是“八八战略”实施后桐乡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动写照。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匡万忠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