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人文 教育 视听 公告 旅游 健康 概况 文明 挂号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桐乡新闻 > 桐乡·综合
“5.12”汶川大地震已过去十年了但对当年参与现场救灾、援建的桐乡人来说,那段特殊的经历永远铭刻在心里

汶川十年,桐乡人不曾忘却

2018年05月14日 08:53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钟美琴 沈乐燚 孙溟苑

  陈东海:

  原本说去3个月

  结果呆了13个月

  地震过后,指挥部成员走访当地农户(左为陈东海)。

  10年前,陈东海还在市教育局计财科工作,儿子只有4岁,读小小班,正是需要照顾的时候。但组织上有需要,他也顾不了那么多。2008年10月8日一早,他作为援建指导员跟着“部队”出发奔赴青川,去指导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离青川县城乔庄越近,灾情越严重,房屋倒塌无数,有的五孔板挂在墙上,有些房子即使没有倒塌,也全是裂痕……”陈东海说,相对县城,乡下房子大多为砖木结构,虽然倒塌房屋不少,好在人员受伤不多。

  从县城到指挥部虽然只有20多公里路,但由于都是盘山公路,震后到处在修路,路况很差,边上悬崖峭壁又没有护栏。“有一次我们坐在车里专门数了下,有250多个弯头,而且大多是90度以上的急弯。”陈东海说起曾经的种种危险,如今谈笑风生间似乎就过去了,可只有现场经历过,才深知其中的凶险。

  到达那里10多天后,他们遇到了一次大的余震。“那天早上,我们还在睡觉,突然板床被震得上下颠簸,剧烈晃动……”陈东海回忆,蒿溪乡地处山岙里,地震来了,根本无处可逃,“去了之后才真切地感受到,在地震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无力。”

  在援建蒿溪场镇道路桥梁工程过程中,他们先后经历了“7·16”洪灾和“8·18”山洪。“第一次大洪水来时,我们桥基刚挖好,洪水一来如猛兽般把它给冲毁了。还有一次,钢筋已经扎好了,但山洪来势凶猛,半吨多重的水泥管瞬间没了踪影……仅桥的基础工作,我们就做了3次。”陈东海说,援建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无法想像。

  当初去的时候,原定3个月,因工作出色,陈东海被领导留了下来,这一干就干了13个月,“我们一道去的几个人,同吃同住同工作,虽然条件异常艰苦,但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厚感情,如今每年都会聚几次,回忆一下当时援建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他们

  在桐乡重生

  地震发生时,四川的不少学校受到破坏,孩子们读书成了一大难题。地震后,不少来自灾区的桐乡新居民不放心在老家的孩子,纷纷将他们接到桐乡上学,在市教育局与各学校的安排下,孩子们在新的环境里得到了教育。

  与此同时,桐乡也第一时间对全市川籍新居民进行排摸,对家乡受灾的新居民进行走访和慰问,做好在桐川籍人员的安抚工作。

  赵炳兰:

  那天,我失去了

  100多个亲人、好友

  如今的赵炳兰。

  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的风风雨雨、十年的艰难险阻、十年的世事变迁,换作是别的事物,或许赵炳兰早已忘记,但时至今日,那个打不通的电话,四天四夜的跋涉,初见震后一片废墟的家乡……种种景象一直萦绕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

  2008年5月12日,青川人赵炳兰和丈夫程步海还在浙江雀屏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班。突然之间,铺天盖地的汶川大地震新闻传来,赵炳兰立刻掏出电话试图联系老家的亲人,但是已经联系不上了。于是,在桐乡的10多个青川人立马包了大巴车前往老家。起初是高速,后来就全靠徒步跋涉。赵炳兰一行人花了4天时间才到老家。

  在这场地震中,赵炳兰失去了父母和很多亲人。“那天我二叔家办满月酒,100多个人呢,怎么会一眨眼都没了。我啊,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跟母亲通话了,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她的声音了啊。”赵炳兰哽咽了很久。

  考虑到孩子,赵炳兰夫妻俩几乎没有停留,带着劫后余生的两个孩子来到桐乡,公司帮忙为孩子安排了就近的学校,准备了书包、文具。同事们纷纷送来了大米、食用油、被子……半年后,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夫妻俩东拼西凑了七八万,在濮院镇上购得了一套59平方米的二手房,一家四口这才慢慢安顿下来,两个孩子逐渐适应了桐乡这座城市。

  “2014年,老房子正好轮到拆迁,我们家就换了新房,比之前的大一点、新一点。现在女儿已经出嫁了,儿子也上大学了。孩子们都长大了。”赵炳兰言语间轻快了许多,透露出对这10年新生活的欣慰和对未来的希望。

  杜强华:

  一次离别

  我混沌了整整两年

  杜强华近照。

  那天以前,他还不知道什么是地震,那天以后,全国人都知道了什么是地震。杜强华像是和儿子约好似的,绝口不提在地震中遇难的妻子。

  10年前的今天,杜强华的妻子正在老家青川县曲河乡大岩村侍奉重病的母亲。地震造成山体滑坡,整个村一下子被石块掩盖,连尸体都难以找回。丧妻之痛,让他一度一蹶不振。此后的两年时间,杜强华都无法用心工作。“要是早知道,说什么都不会让她回老家,她骂我打我,都不会让她回去。”

  “你还有父母要赡养,儿子也还小,不能一直沉沦下去。”亲朋好友的关心和鼓励让他慢慢振作起来。此后,杜强华加倍努力工作,在大家的帮助下,他在濮院买了房,给了父母和幼子一个家。2010年,经人介绍,杜强华再度步入婚姻殿堂。

  “我现在的妻子人挺好,对大儿子很是照顾。现在,在家人的帮助下,我们还换了140多平的大房子。”如今,拥有两个儿子的杜强华心里满是知足和幸福。

  (本版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编辑:潘霞
桐乡发布官方微信
桐乡时间官方微信
【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