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是居民们的主要出行工具,即使有些新居民已经购置了汽车,平时买菜、出行还是离不开电动车。
但是,电动车停在楼道里充电引起火灾的情况常有发生,通过实验发现,电动车一旦着火,着火后90秒,温度便达到200℃,转瞬间火灾迅速发展。实验表明,一旦发生火灾,留给住户的逃生时间比想象中还要短。
据介绍,电动车的材料在燃烧时,会产生剧毒的一氧化碳等气体,充斥在楼房内。其次,高温烟雾进入人气管后,会导致严重灼伤,进而发生窒息。最后,电动车燃烧产生的黑烟多,容易导致楼房内光线不足,给人员疏散带来很大困难。作为逃生通道的楼道一旦被明火和浓烟堵塞,就会增加居民安全逃生的难度,而一台电动车燃烧产生的毒气足以使上百人窒息而亡。
正是为了遏制电动车火灾事故多发势头,《浙江省消防条例》对电动车作出了明确规定,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停放电动车,或者私拉电线和插座给电瓶车充电的,责令改正,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为了让电动车充电便民又安全,智能充电区亮相了。在杨家门社区迎凤一期门口,有一排智能电瓶车充电区,可以给10辆电动车充电,而且上面还有遮雨棚,防止电动车日晒雨淋。告别了往日私拉乱扯“从天而降”的电线插座,小区环境明显整洁干净。
“操作简单,只要插上充电器,投币后就能充满电。”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居民花费1元钱就能充电3小时,到时间后自动断电,既经济实惠,又安全方便。小区居民都对这个充电区竖起了大拇指!
相比街头的移动充电桩,这里的充电桩安全、方便,而且离家近。最后,提醒各位居民朋友,秋季天干物燥,千万不要在楼道内私拉电线和插座给电瓶车充电。楼道消防安全要靠大家!
![]() |
![]() |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