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人对于吃总是有种独特的情怀,它不仅是一种可以裹腹的食物,更是一种可以寄托情感的介质。
临近端午,爱吃、会吃的桐乡人开始忙碌了,除了香醇的粽子,还有很多沉淀回忆的吃食,三珍斋卤制品、叙昌酱、鱼圆、鱼卷……等等如是。昨天,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大型美食文化类系列节目《味道》摄制组走进桐乡乌镇,拍摄端午专题片,寻找最接地气、最富人气的江南味道。
在嘉兴三珍斋食品有限公司的厂房内,保留着一方老灶,土柴、铁锅、鸭子、香料、酱料……融合成烹制卤味的“秘方”,传承着中华老字号的精艺。
沈永兴,44岁,“三珍斋”生产总监,有着20多年的制卤经验,在他手把手引导下,主持人孙迅化身“土大厨”,做起了经典的三珍斋酱鸭。
灶火蹭蹭地冒窜,汤汁不住地翻滚,香气肆意地飘散……当“调味品”慢条斯理地升华,鸭身变得油光锃亮,鸭肉变得细腻入味,一道好吃的酱鸭便出锅了。
循着香味,孙迅忍不住尝了几口,肥而不腻的鸭皮,鲜咸紧实的肉质,那种由内而外的满足感溢于言表。“说不清具体是哪种滋味,但就是恰到好处,乌镇人真是吃出了境界。”孙迅说,尽管这是她第一次到乌镇,可她一吃便吃出了归属感,品出了隐藏其后的故事,这也是他们选择乌镇的原因。
“三珍斋”始创于清道光年间,前身是一家历史悠久、前店后坊的酱鸡店。据《乌青镇志》卷二十记载,乌程县志云,乌镇著名骨亦有味,桐乡严志云,酱鸡名许,鸡出青镇,以其姓得其名也,今著名者为三珍斋,许姓已无。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三珍斋”博采众长,融入自己独特的技艺,加工出的卤味有“冬日不冻,夏日不馊”的特点,从而名声鹊起,有“卤味大王”之称。据说,茅盾先生在上海寓居时,也经常购买“三珍斋”酱鸭等卤味,居家食用或送给友人。
而今,它已经成为几代人口中无法割舍的味蕾记忆,桐乡的菜场里,依旧能看到人们提着菜篮子,购买“三珍斋”的身影。沈永兴说,“三珍斋”的酱鸡、酱鸭,他小时候就吃过,现在的味道、口感和当时无差,这不仅是他自己的体悟,更是身边百姓的反馈。
水乡,物产丰富,美味自然不在少数。据了解,昨天摄制组还去了叙昌酱园、书生羊肉面店,拍摄另一种幸福的家乡味道,该节目将于端午期间在央视10套播出。
不得不说,桐乡是一个充满口福的地方,红烧羊肉、桐乡煲、羊肉面、阿能小锅面、菊花茶、乌米饭、姑嫂饼等等,每一种美食都有一种乡愁滋味。
年近70岁的李先生是阿能小锅面的老饕了,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一直光顾到现在。他说,对于他,阿能面早已超越了食物的范畴,它存在了近20年,是人们对过去的记忆,是游子对故乡的牵挂,无论装潢门面如何变化,它在桐乡人心中的地位都不会变。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