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濮院新星学校校长室的门,记者一眼就看到,角落里有张小桌子,桌子上摆放着一只褪了色的脸盆,里面盛着半盆水,脸盆显然已经有些年头了,已看不出原本的颜色。
祝国华近照。
若不是门牌上写着“校长室”,记者有点不敢确定,这个教室旁的普通办公室里居然挤了3个校长,横陈4张办公桌,其中3张办公,1张桌上摆放着一些教具,虽拥挤,却也有序。
下课铃声一响,便有老师走进办公室,在脸盆里洗把手,门口是孩子们的吵闹声。
祝国华就在这间办公室里,打理着学校的大小事。作为濮院新星学校的常务副校长,他对学校这10年的发展深有感触。
10年前机缘巧合,祝国华走进了这所学校,专收新居民孩子。学校成立初期,面临各种难题——他对学生的不了解,家长对学校的不信任,师资力量的有限……各种软硬件设施都令他头疼。
由于地处小镇的角落,整个学校里只有一根网线能通进来,老师们都在没有网络的环境里办公。2010年,祝国华想方设法让网络进入学校。当教师数量充足后,祝国华又着眼于寻求更好的教师发展之路,他想让这么多没有编制的教师,能像公办教师一样有机会听课交流、培训学习……祝国华多次感叹道:“很感谢我们学校教师的坚守,他们承担的教学任务和承受的工作压力都要比公办教师大得多,但他们愿意留下来,与学校风雨同舟,我觉得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濮院,吸引着大批新居民居住与生活。虽然地处小镇的角落,但学校的开办受到了许多新居民家庭的欢迎。办学初,在师资力量并不充沛的前提下,祝国华一人上8个班级的课。
有一个叫陶奕韵的孩子,至今令祝国华印象深刻。陶奕韵跟着外祖父在濮院生活,日子过得非常拮据。2016年9月,陶奕韵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可是她不符合上濮院公办小学的条件,上学的费用更是没有着落。陶奕韵的外祖父急坏了,无奈之下只能找到祝国华。祝国华看到陶奕韵聪明活泼,一双清澈见底的眼睛闪亮又灵动,“孩子必须上学!”祝国华心里暗暗下了决心。得益于民办学校的招生自主性,他答应了这位困境中的老人,并资助了孩子大部分学费。百感交集的外祖父不知如何表达谢意,就对祝国华深深作了个揖。他赶紧扶起老人,决心要好好培养这个孩子。
祝国华每年结对帮扶家庭困难的学生,曾有个云南籍学生余天赋,从小父母离异,在桐乡与父亲相依为命。有天,父亲突发病,被送到康慈医院,余天赋无依无靠。祝国华多方协调,妥善安置这个学生,并资助其数百元生活费,还经常嘘寒问暖关心他。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祝国华的努力渐渐有了成效,孩子们有了更多的图书和电脑,老师们也有了更多的认可和归属感。
“如果校舍能改建,让孩子们有实验室、图书室就好了,教师的办公条件也再改善下,塑胶跑道能浇上,那学校就漂亮了。”祝国华憧憬着。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