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大整治”整出屠甸环境新面貌

2016年07月13日 07:57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孙怡 张卓君

曾经脏乱差

屠兴路上一家服装店的店员小刘告诉记者,屠兴路是条老路,长期以来,虽然路上依旧热热闹闹,但由于马路市场的存在,卫生、交通环境不太好,周边居民也是怨言不断。

屠甸镇集贸市场就位于屠兴南路上,和大多数菜场边的马路市场形成的成因一样,有不少周边农户会把自家产的蔬菜拿到这里卖。久而久之,从集贸市场门口延伸出去的马路市场不断扩张,“占领”了屠兴南路的两侧。

每天凌晨两三点,为了争一个好位置,一些菜农早早赶来设摊,这一摆经常从早上一直到傍晚居民下班时。最多时,在路上设摊的多达150多名菜农,原本不宽的屠兴路被压缩到了连一辆小轿车都通不过。叫卖声、吆喝声……持续不断的噪音也对周边居民生活产生了影响。

时间长了,屠兴路也成了不少小摊小贩眼中的“风水宝地”。在自产自销的菜农中,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经营水果、百货、夜宵、小吃等的摊主。这一马路市场也从屠兴南路往北一路延伸。

针对屠兴路马路市场这一问题,周边居民曾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相关部门也曾进行过数次整治,但效果并不明显。

整治正见效

今年以来,屠甸镇镇政府决定出重拳、动真格,对屠兴路进行整治,全面规范占道经营,彻底取缔马路市场。

一方面要退市让道、还路于民,一方面还要保障居民的权益,疏堵结合是这次整治工作中采取的模式。

杭亚锋说,马路市场存在已久,整治难度并不小。以前,他们曾通过规定设摊时间和面积来规范小摊小贩的经营行为,但在早晚高峰时间段,效果并不理想。而这次疏堵结合的模式,则是把组成马路市场的经营者进行了划分和引导,对自产自销的菜农、部分流动摊贩进行了合理安置。

当然光靠一支队伍的“单打独斗”是不行的。为了防止马路市场的反弹,屠甸镇政府不仅组织了公安、市场监管、卫生监督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整治行动,还提供了人员和物资的坚实保障。

通过多部门的联合行动,坚决防止了马路市场“死灰复燃”。但是,整治的成效还要靠长效管理进行维护。值得一提的是,从每天凌晨5点开始到晚上7点,综合执法队员还将进行不间断巡逻管理,把城市管理与服务民生有效结合,真正实现路畅人和镇美。

这份生态答卷让老百姓很满意

“五水共治”、“四位一体”等工作在屠甸频频开花结果

返回该版首页

曾经的垃圾堆积场变成了开满鲜花的草坪。

本报记者  张卓君/摄

一个小镇的面貌体现在哪儿?体现在条条从镇到村、村到村的路上,也体现在条条蜿蜒曲折的河道中。

这条路上的垃圾桶变了样,那条河道里的漂着生态浮萍……这半年来,屠甸以“五水共治”“四位一体”等为突破口,倒逼绿色转型发展,积极回应百姓期待,逐渐治出了城乡环境新面貌,努力交出了一份让百姓满意的生态答卷。

“微力量”,大作为

今年6月,接连下的几场大雨牵动着大伙儿的心。大雨过后,已临近下班时间,屠甸镇治水办工作人员翟桦桢的手机里还不时响起消息提示声。万星村村干部朱潘杰在“屠甸河长群”里连续发了几张照片,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照片中,某区域里是一大片颜色泛黄的积水,几个工作人员卷着裤管,正进行着积水清理工作。在大家纷纷点赞的同时,不少放心不下的“河长”再次出门,准备前往所负责的河道附近进行巡逻。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平台服务于镇街的重点工作?屠甸将手机微信时效快的优势与河道督查工作有机融合。这给“河长”工作带来的不仅是压力,更是工作效率,提高了河道长效保洁的监督力度。

从今年3月“屠甸河长群”建立后,该镇“河长”们的手机提示声响得格外频繁。在群里,白天时不时有人上传一张张河道的问题照片,再由相关“群友”迅速领走解决。甚至有在大雨的夜里,还有坚守在村里的“河长”们交流着各村的河道情况。

这个河长群里,不仅有治水工作阶段性成果展示、工作动态,更有对河水污染的自我曝光。群内人员包括屠甸镇的主要领导、河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村主要负责人等,确保第一时间收集问题线索,第一时间作出答复响应,第一时间公布整治方案、治理进度及结果,让问题无处遁形。

这样的“微”力量形成了一股巨大推力,推动着屠甸治水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治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恢复水生态。屠甸是桐乡范围地势最低洼的区域,每逢梅汛期,确保防得住、排得出是全镇最关心的大事。之前,屠甸把防洪水、排涝水作为“五水共治”中的重点工作来抓,全镇防洪改造提升工程的基本完工,也改变了屠甸在每年梅汛期强降雨时排涝难的困局。

随着“五水共治”的深入,如何重建水生态?今年,屠甸重点对河道生态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今,在该镇的不少河道内,飘起了绿色的生态浮萍,河道两侧的坡道上种上了花草树木,野生的小鱼小虾也多了起来,不时能看见在河边的垂钓者。今后,这一番五水共治的生态画卷还将在屠甸全镇徐徐铺开。

小细节,大变化

沿着老盐湖公路一路往东走,会被这样一幅场景所吸引:蜿蜒的小道、点缀着各色鲜花的草坪、缓缓流淌的小河……但你能想到在之前,这里曾是倾倒大量垃圾的堆积场吗?

老盐湖公路也就是现在的石泾路,原是屠甸的主要通道之一,随着湖盐线通车、征地拆迁等原因,这条路上的车辆、行人逐渐少了。不知从何时起,在孟娘桥浜附近的一块荒地成了垃圾的堆积场。

“我们试着拦过网、立过警示牌,但一直没有什么效果。”负责开展“四位一体”长效保洁工作的联星村党总支委员张朱明告诉记者,之前村里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收效甚微。为了防止垃圾越积越多,村里只能派保洁员定期进行搬运、清理,花费了不少人力和物力。

今年,屠甸“大整治”根据不同整治对象和内容分成了六大专项整治。这片建筑垃圾的堆积场当成“四位一体”专项整治中的硬骨头来啃。短短2个月时间内,填土、铺草、植绿……这里实现了大变样,面貌焕然一新。“荒地变成了小花园,现在这里再也没有出现过垃圾了。”张朱明高兴地说。

走在屠甸镇的路上,不仅能感受到荒地变花园的“魔法”,垃圾桶、垃圾中转房也正悄然从净化向美化、绿化发生着转变。

近段时间来,海星村力推“四位一体”长效保洁工作,“以桶换桶”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推行措施。“每天,保洁员会把满的垃圾桶直接送往中转房更换空的垃圾桶,也就是以满桶换空桶。”屠甸镇爱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既保证垃圾不落地,也杜绝了“二次污染”的情形。

而在恒丰村,分布在路边的垃圾桶周边还种上了绿色植物,显得既美观又大方。硬件设施改造提升后,软件设施也得跟上。

城乡环境卫生的长久保持需要“三分建、七分管”。为此,屠甸已将“四位一体”工作纳入常态管理,建立一系列考核机制,对设施配备、垃圾清理、奖惩措施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实行“每月一次明查、每季度一次暗访、每年一次考评”的督导考核机制,形成了城乡环卫的长效机制。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由屠甸镇政府提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废品收购 马路 河道 成了 行动 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