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6日~12月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完美收官。
这3天,之于乌镇,之于中国,之于互联网,都有着难以言喻的意义。互联网大腕们走了,却留下了世界的关注,留下了更多新的理念。这3天,我们的前方记者,作为众多大会记录者中的一份子,一直奔走着、记录着。
下面这3篇,是本报3名记者在采访大会后,写下的发自内心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他们采访这次乌镇峰会,都有哪些体会和感受吧。
遇见最美的乌镇
记者:沈怡华
乌镇,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帷幕已落,她又枕着晚霞,在小桥流水的相伴下,重回静美时分。然而,来过,便不曾离开。
从习近平总书记16日在开幕式上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4项原则、5点主张那一刻起,乌镇峰会,已悄悄地把互联网的印记,烙刻在许多中国和世界网民的心中,也包括像我这样的“网络小白”心中。
来之前,很是忐忑,首次参与乌镇峰会的报道,能否适应这个高强度节奏?能否触摸分秒变化的互联网脉搏?当然,还想着能否见到那些原来只在电视中看到过的大腕。
当12月的寒风吹拂着这座清冽美丽的古镇,大腕遇见了大腕,文化遇见了科技,当下遇见了未来……以互联网的名义,所有的相遇,都是不期而遇。在生存发展道路上不断摸索的人类,所有的科技进步都是美好的意外。
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无论是无人汽车,还是一个个赶上人脑的机器人,都让我们遇到超酷的未来。而出现在博览会上的桐乡创客面孔,更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希望。显然,眼神中的笃定自信,预示着明天早已运筹帷幄。
在乌镇的巷子里,在悠悠青石板上,不管你是富可敌国的行业巨头,还是迎头赶上的IT界新人,都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更是明天互联网世界的力量
一场接一场的论坛,大腕们的舌枪唇剑,我们会发现:世界互联网发展的“乌镇时间”“中国方略”,原来已深深地铭刻进全国人民的心中,化为抢抓互联网时代机遇的各种思考,化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画面。
更让人亲切的是,在这3天中遇到的所有温暖的脸庞。大会第一日,因为一些原因,工作人员的午餐简化为两个小餐包,在民宿咬着面包的我,跟房东有一搭没一搭打听着“听水问茶”茶馆,因为前一晚马云到访过。“哎呦,过去有一段路呢,你要喝茶吗?我们这有啊。”老板娘在小瓷碗里斟满热水,一口乡音,“面包干,过过吃。”一个误读却让我邂逅了寒冬里的一场温暖。
还有许多,言不尽,诉不完……闭幕不落幕,相反它带来的衍生影响将在72小时之后,继续扩散——
期待明年更美好的遇见,也希望我们能挖到更多生动的故事,呈现到大家面前。
给默默付出的那些人点个赞
记者:张卓君
闭幕式的那天晚上,我和同事们写完了最后一个稿子,拎着手提电脑,脚步匆匆地走在青石板路上。路上大多是和我们一样的人,有些停下脚步,用手机拍下最后一眼的乌镇美景;有些商量着要组织吃一次庆功宴。
而我们却无暇顾及灯火灿烂的西栅景区,一心只想回了家赶紧洗个热水澡,美美地在温暖的被窝里睡上一觉,把这一个星期以来没睡够的时间全补回来。“最后一天了,我们不然一起拍个照留个念吧。”有同事提议道,自然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奈何出来得太晚,不管是用相机和手机,怎么也拍不好。无奈之下,我用手机拍了张“无脸”的自拍,发到了朋友圈里,聊表纪念。
坐上了回桐乡的汽车,再打开朋友圈,刚发的那张自拍照下面,点赞不少,评论也不少。有之前采访的对象发来的“辛苦了,很不错”,有小伙伴发来“抱抱”的表情,也有还坚守在大会岗位上的朋友,说自个儿还要再坚持一天。
翻着评论,觉得这几天的工作虽然“鸭梨山大”,但也自有苦中作乐的乐趣所在。既然是互联网时代,我也不妨用一用流行的大数据为自己做一番总结。
走路最多的一天:12月14日,21206步,14.62公里。那天是为了写大会前的24小时,我和同事两人在乌镇街上来回奔波,寻找在不同岗位上为大会做着最后准备的人。
喝咖啡最多的一天:12月17日,在被用作媒体工作间的水阁餐厅里喝了4杯咖啡。那天要听一个多小时的录音,听得脑子发涨,只得靠拼命灌咖啡来解乏。最后几经修改的稿子到了将近半夜才发给编辑。还得感谢一直在后道的编辑们,他们在那几天的下班时间常常是在凌晨两三点。
还有很多很多个最多纪录,都是在这个大会期间创下的。这样的经历很值得纪念。回想起来还有些遗憾,还有好多细节都未能采访到或是纪录下来。
比如,大会期间,我采访了医疗组的一名医生。医疗组大概是这个大会期间,大家最希望能闲下的小组之一吧。这名医生是从省里调来的,作为专家加入到大会的医疗组的。在连续的3天时间内,他几乎没做什么事,偶尔有些头疼胸闷的媒体记者上门求医,经过诊断也不过是因为连日疲劳工作导致的。从这名医生嘴里说出来,倒有点“大材小用”的感觉了。而他和同事扛来的三套超级重的急救设备也一次也没有派上用场。
其实,在大家关心着互联网大腕们在乌镇的吃穿住行或是在论坛上的精彩演讲时,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实际上还有很多人就像上述这位医生一样,都在为这次大会默默付出着。
所以,别忘了也为他们点个赞哦!
练就一身“搭讪”大法
记者:陈松
大会前乌镇如何“盛装迎客”?那是一篇镜头感十足的稿子。很多工作人员看到记者就会紧张,为保证场景足够原汁原味,让采访对象尽量放松,我得想尽办法,搭讪、套近乎、聊天……“阿姨,能进来喝杯茶吗?”在西栅大街,我迈出了采访第一步。
阿姨很热情地请我们进了屋,泡上两杯菊花茶说:“外面挺冷的啊,快喝杯茶暖暖身子。”一杯热茶下肚,我们便和阿姨攀谈了起来。“搭讪”大法,临场发挥非常重要。整个过程,我们都相处得非常愉快,自始至终我也没有拿出纸笔来记,只将一幕幕印在脑海里。
当我们告别阿姨后,就赶紧找个隐蔽的地儿,把关键信息先记下来。如今,回过头来想想,这样的经历实在难得。
大会第一天,当我们走过书生羊肉面店时,看到一堆人坐在露天呼哧呼哧地吃面,其中有两个外国嘉宾格外显眼,一边吃还一边往面里加辣椒酱。
外国人爱上羊肉面,这个题材不错,我想都没想,就直接坐了过去,从一个“Hi”开始,就开启了一段采访。我的英语水平不高,还闹了一出笑话。问到来自哪里时,一个老外说Israel(以色列),结果我傻乎乎地问Israel属于哪个国家,把人家弄得哭笑不得,还拿手机查了单词翻译给我看。
大会期间,我们采访了许多嘉宾、工作人员。有时候,采访就是买东西时顺口问几句;有时候,采访就是拦下人家的脚步,冒昧地打扰几分钟。有被拒绝过,但更多的时候,“搭讪”换来的是对方的理解和笑脸。“乌镇是我见过最美的古镇。”“乌镇的人们很热情,我会想念这里的。”“乌镇,我们明年再约!”采访过程中,所有的嘉宾无一例外地对乌镇给出了高度评价,在拍照时,有人还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
每当这时,我感到所有的劳累奔波都是值得的,我们的职责就是将他们的笑脸记录下来,将他们的寄语记录下来,传递到世界各处,让更多的人认识乌镇、了解乌镇。
前前后后,我们在乌镇“拼”了至少一个星期,早起晚归,但整个过程还是很开心的。我最大的收获是脸皮更厚了,练就了一身“搭讪”大法,学到了很多临场应变的技能。还要感谢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们,和没有拒绝我的采访对象们,是你们一直给我力量,谢谢!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