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墙黛瓦,烟廊雨巷……乌镇,这座有着1300年建镇史的水乡古镇,因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而使青石板路从此与信息高速公路并轨前行。
然而,时光是最高明的造型师,在冬日的暖阳下,传统手工艺人仍坚守着旧时的营生,乌镇的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属于她的独家记忆。
蓝印花布、手工酿制三白酒、用冶炼浇铸工艺制作铁器、手工酿制酱品、手工布鞋、刨烟、剥丝绵……迢迢年华谁老去,那些历史中的注脚,旧时生活的精彩,在乌镇被流传了下来。
手工布鞋蹚出潮流范儿
在老底子的乌镇人眼里,一双家人缝制的白底黑帮老布鞋,是少不了的。
那时候,老布鞋仿佛是标配。农作忙碌之余,女人寻来旧布,搓洗干净,用锥针穿过一叠厚厚的旧布,做出一双双布鞋。
几经打听,在乌镇东栅景区观后街15号,记者找到了施祥娜的手工布鞋作坊。没有招牌,木制门窗,与其他民宅无异,斑驳的石灰外墙堆叠出岁月的痕迹。
走进一探,近10平方米的屋中,几根横在空中的竹竿上,挂满了“黑老虎”布鞋、小圆口布鞋、蓝印花布搭扣布鞋,地上放满了鞋楦、鞋面布,以及纳好的鞋底。
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施祥娜度过了大半辈子的人生。
一个手艺,一份人生。对传统手工艺人而言,手艺千般,没有一样不是熬出来的。
在过去的50年里,施祥娜早上6点不到便起床,剪底样、包底子、纳鞋底、做鞋帮、绱鞋、滚边口、糊鞋边……每天重复着10多道工序,直到日落西山。
经年累月,一针一线,她的手中缝制了多少双鞋?对此,老人自己都数不清了。“这年头,手工布鞋不好找了。”特意寻来购买布鞋的温州人,道出了这双布鞋与乌镇旅游业的邂逅。
你还别说,这老布鞋,还能蹚出潮流范儿。
三白酒回到醇厚的手工时代
古时,在盛产水稻的江南,乡间家家户户都有自己酿酒的习惯,乌镇也不例外。
如今,行走在乌镇东栅的街头,一阵阵扑鼻的酒香,往往会将游客引到小巷深处的酒坊门口——高公生糟坊。
高公生糟坊位于乌镇镇东栅大街278、280、282号,走进院内,迎面墙上是一个大大的“酒”字。一面蓝色酒旗挂在后坊,上书:千年古镇,百年糟坊。
糟坊为前店后坊格局,采用传统工艺,经手工酿制而成的三白酒为其主打产品。
三白酒,哪三白呢?询问酒坊酿酒师傅后,记者知道了三白酒的来历。
三白酒,是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此酒以乌镇本地自产的大米为主要原料,首先将大米用大蒸茏蒸煮成饭,盛在淘箩里用冷水淋凉。然后把酒药拌入饭中,并搅拌均匀,再倒入大酒缸,捋平,在中央挖一个小潭,放上竹蒌,然后将酒缸加盖密封,并用稻草盖在大缸四周以保持适宜的温度。几天后,酒缸中间小潭内的竹蒌已积满酒酿,此时就将凉开水倒入缸中,淹没饭料,再把酒缸盖严。一周后就可开盖,取出放入蒸桶进行蒸馏,从蒸桶出来的蒸汽经冷却,至此三白酒便酿成了。
手工酿制的三白酒,香气清远,酒味醇厚,入口柔绵。“没想到在乌镇不仅能品味到醇厚的美酒,还能亲眼目睹传统手工制酒的过程。”特意寻来买酒的无锡游客说,手工酿酒对久住城市的人而言,很是新奇。
竹编唤醒被时光沉淀的记忆
乌镇陈庄,曾经有名的竹编之乡。
晨起,取上昨晚晾晒在竹匾内的面条,掀开竹编锅盖,烧水、煮面,煮开后用竹筷子捞起面条,拌入猪油和酱油……
这一场景在曾经的乌镇司空见惯,小到竹筷、锅盖,大到竹榻、凉椅,乌镇人的生活离不开竹子的身影。然而,塑料的出现,使得竹制品渐渐淡出了乌镇人的视线,陈庄村内的篾匠也所剩无几。
近几年,村里终于又响起了清脆的破篾声。现年32岁的钱利淮,延续了陈庄村的竹编“传奇”。
钱利淮,土生土长的陈庄村人,学的是工业设计。大学毕业后,没有依照父母的意愿进企业做设计,而是拜师学艺,当了一名篾匠。
和所有篾匠一样,钱利淮劈篾条全靠手工。两把剑门、一块拉丝刀、一把篾刀、一把竹凿、一把刮刀就是全部工具,没有商业秘密,好坏全在手艺。
学成回乡,钱利淮成立了“竹芸工房”竹编工作室,根据编织技法去设计造型,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实用的名片盒、时尚的拎包、百变的花篮、精致的茶器、小巧的手机包……篾条在他手里千变万化。
去年,他还编制教材、制作材料包,让竹编教学走进了学校。
蓝印花布传承技艺留住那一方蓝白
桐乡蓝印花布的印染技艺,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工艺印染品,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唐宋时期兴盛,明清时期普遍流行于民间。
这种用棉线织就的一方土布,在桐乡人的记忆中留下了蓝白相间的雅致。
乌镇草木本色染坊的沈师傅也是土生土长的乌镇人,从小穿着蓝印花布长大的他,几乎每天都在染坊里为游客表演印染花布。他说:“看着这些花布,就会想起儿时奶奶缝制的被面,非常温暖。”
让遗产活着,一边生产一边保护。制作一块蓝印花布费工费力,一路刻板、入染、晾晒下来,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很多厂家都改用了机器印染。而在沈师傅看来,手工蓝印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要传承就要保留其精华。
作为一项传统老技艺,如今的蓝印花布俨然成了时尚的代名词。乌镇草木本色染坊位于乌镇镇西栅景区安渡坊18号,在染坊内,游客可以看到这些工序的全过程演示,也可以在前面的店铺中带一些蓝印花布的成品回家。
除了以蓝草为原料浆染制作蓝印花布工艺外,沈师傅制作的彩拷花布也一样带着江南独有的温润。“从当地的茶叶、桑树皮、乌桕树叶等草木原料提取色彩,颜色艳丽。”说起制布,沈师傅滔滔不绝……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