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难忘,那口桐乡味道”美食特搜队这一站来到了崇福 镇长王群为红烧小羊肉“吆喝”,要说说什么叫“别有一味”

崇福美食:历史沉淀的“老底子”味道

2015年01月21日 15:24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崇福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群

  古老运河畔,悠悠岁月中,一座老县城,蜕变成一座小城市。

  因为漫长,所以深刻。崇福,不仅封存了6000多年文明史、1100多年建镇史,更沉淀了令人无法割舍的舌尖记忆。

  民以食为天,崇福人好吃,也会吃。于是,“难忘,那口桐乡味道”美食特搜队走进崇福,觅一方乡土味。

  红烧小羊肉:崇福别有一味代表商家:新民饭店

  “新民饭店在哪儿?”在崇福,你若这么问,恐怕你会失望。

   然而,如果问邋遢饭店在哪儿?所有人都会回答得有模有样:“上市集镇,他家的红烧小羊肉是顶好的。”

   正因此,连崇福镇镇长王群都忍不住为他“吆喝”,一道菜做了近20年,是经住了群众口碑考验的。

   外行人尝味道,内行人讲门道。劳新民,“邋遢饭店”的“掌柜”,靠卖烧鸡起家。28岁那年,他跨行开起了饭店。劳新民挺有生意头脑,认为饭店得有一个招牌菜,发现崇福人爱吃红烧羊肉,决定投其所好。

   不过,劳新民并没有走“大众路线”,而是在“人有我精”上下了一番功夫。他介绍,羊肉取自刚生、还未吃奶的羊仔,每日限量供应10来只,除了预定,就是先到先得。

   至于做法,劳新民有“独门秘方”——先切碎,沥干血水,放入水锅中汆熟,去异味,保持羊肉原味。菜油入锅,把姜煸香,放入羊肉,倒入水、料酒、红糖、酱油、辣椒,靠着火候的烹调,时间的雕琢,肉香、料香浑然一体。待整锅煮透入味,起锅装盆,撒上葱花,即可端上餐桌。

   放在桌上的红烧小羊肉,色泽红润,让人忍不住拿起筷子。肉香嫩滑,细腻绵长,毫无膻味,连骨头里都能吮出汁来。

  糖醋鱼块:吃到心尖上的美食代表商家:味美小吃店

  崇福,水网密布。就地取材之便,人们对鱼有了一种走心的依赖。清蒸鱼、红烧鱼、豆腐鱼汤……经过妙手,添加佐料,每日餐桌上的鱼演绎着风味多重奏。

   可人,总会对某个味道有偏执的喜爱,哪怕是一道寻常的糖醋鱼块。

   下了镇区北桥,往北,过了北门浴室,在10多米开外处,54岁的徐伟能经营了23年的味美小吃店坐落于此。

   其实,谈味美小吃店,没几个人晓得,而提到“北门咬伟”,知道的人就一大把了。

   对于咬伟的糖醋鱼快,有食客如此评价:“吃了那么多家饭店的糖醋鱼块,没有一家能赶上他。”

   味道的沉淀,有时间的功劳,亦有烹煮的手艺。咬伟的糖醋鱼块之所以好吃,是守住了食材的本味。

   在草鱼、鲢鱼、包头鱼中,咬伟选择了草鱼。每天一早,他会亲自去市场挑选新鲜草鱼。去鱼鳞、掏内脏、挖鱼鳃,洗净,不腌制,不切块,只放在一旁。他说,当客人点菜时,再切。

   说着,咬伟拿起刀,在案板上利索地把鱼切段,成块。一个转身的功夫,热油锅,煸姜片,倒入鱼片,翻炒若干下,酱油、黄酒、糖、水按比例添加。

   盖上锅盖,就是锅里翻滚的声音,咬伟也能听出个所以然来,他说,“水头”长短很紧要,不能烧干,也不能烧汤。

   忍不住尝一口,那样的酸甜味,没有掺半点“杂质”,嫩滑的鱼肉,入口即化,齿颊留香间,竟还体味出一抹奶味。

  咬三包子——好吃有“偏方”代表商家:咬三包子店

  言及咬三包子,80后一代应该是从小吃到大的。从前,它没有特定的名字,只是电影院附近一家早餐店的一样餐点,崇福人管它叫鲜肉大包。

   尔后,早餐店转行,当年49岁的陈品伟“拜了师”,接了手,大约是在家排行老三的缘故,渐渐地,咬三包子就“师出有名”了。

   一日之计在于晨。为了让食客吃到新鲜热乎的包子,每天零点时分,陈师傅就起床忙活了。发酵粉与面粉按比例配好,加水和面。关于和面,他有自己的一套口诀,湿度高,少放水,湿度低,多放水。面是一方面,包子好吃,肉馅是关键一环。陈师傅坦言,他用的是上好的夹心肉,绞肉机绞成末,加料,拌匀。

   包子做完,陈师傅并不急着上笼蒸煮,而是先将包子“晾”在一旁,醒面。“像人一样,要把面粉‘叫醒’,这样,蒸出来的包子口感刚刚好。”他恰到好处地比喻道出了隐藏的“偏方”,他不怕透漏,毕竟时间一环掌握在他手里。

   咬三包子,从咬的第一口起,就是惊喜,面皮不紧不松,由于渗进了肉汁,带着一股咸鲜味,咬第二口,就能吃到肉,肉馅紧实有嚼劲,化在嘴里,能感受到肉粒的温度,盐分的服帖。这一刻,味蕾不再孤单。

  卤鸭——土法制出的传统味代表商家:长风饭店

 
 
 

  “三珍斋”的卤味够出名了,但这一点儿也不影响长风饭店的卤鸭销售。“有些人还专门从杭州、上海跑来打包,有时根本不够卖!”长风饭店的老板是一位70岁的老爷子,名叫陈德林。55岁前,他是一名土厨师,1999年12月28日经历二次创业。15年的口碑积累,让他的卤鸭变成了一道必点菜。

   如今,大厨权交给了儿子,他依然“固执”地要亲自烧鸭。

   每天清晨,天微亮,陈老爷子就利索起床了。到店里,第一件事就是生煤炉。尽管看着条件艰苦,可在他眼里,土法才能出经典。

   生完煤炉,摆上大黑铁锅,将提前准备好的鸭子放入锅内。陈老爷子说,鸭是北京鸭,一次烧两只,烧法是最普通、最常见的那种。

   话音刚落,他熟稔地往锅里加了水,水位与鸭身持平,先煮熟,加入酱油、糖、少许盐和桂皮,借着火候的魔力,让酱汁变稠,渐渐渗入鸭子的每一寸皮肉。

   大约1个半小时,吸收精华的卤鸭就出炉了。酱红的鸭皮,淌着油汁,收缩了毛孔,铮亮光滑,凑近一闻,那一股凝聚着咸、夹杂着甜的香气,萦绕鼻尖。

   陈老爷子宰了四分之一个,让我们试吃。连皮带肉,蘸上酱汁,一口塞进嘴里,竟没有半分肥腻。细嚼下,鸭肉熟透却不松散,肉丝间隙更流出了酱香味。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一座 多年 民以食为天 悠悠岁月 乡土味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