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履祥(1611—1674)是清初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农学家。乾隆十六年,浙江学使雷鋐题碑“理学真儒杨园张先生之墓”;嘉庆十六年入祀分水书院;道光四年入乡贤祠;同治三年闽浙总督左宗棠捐廉修葺张履祥墓并亲自题碑“大儒杨园张子之墓”;同治十年入祀孔庙,成为历代156位儒家圣贤之一。
作为一代大儒,张履祥历代都受到地方官员与士民的尊崇,即使到了兵荒马乱的民国时期,每逢他的生日也有祭祀活动。民国22年,《新乌青报》报道桐乡县县长沈光熊、县财政局长虞梦祥、城濮区区长沈炳元等十九人发起成立“杨园学社”,公祭张履祥、召开社员大会,刊印《张杨园先生年谱》、《杨园菁华录》;民国36年11月14日《桐乡民报》报道:本县各界,为敬仰先贤与教育后人起见,每于古历十月一日,前往杨园乡杨园里张杨园先生墓地举行公祭,该报还曾连载《杨园菁华集锦》、刊登《乡先贤张杨园传》等文献。1949年之后却因为多种历史原因,张履祥主要被宣传为“农学家”,理学家与教育家两方面被长期忽视,或者说并未将“一代大儒”真实而完整地呈现出来。21世纪的今天,到了将张履祥作为“一代大儒”重新加以传播的时候了。
当然,张履祥作为农学家的一面依旧值得弘扬,但应当将其与理学、教育思想结合起来作更为深广的思考。一个古人,留给今人最为重要的意义当是其教育意义。张履祥除了有数万字的农学论著,还有数万字的教育论著,这些论著都从其程朱理学家的立场展开言说,我们当读出其中“一代大儒”立身行道之风范。张履祥论教育的专著《训子语》是中国家训史上的典范,建构了一套完整的家庭教育理论体系,指出“立身四要”:爱、敬、勤、俭,还指出“正伦理、笃恩谊、远邪慝、重世业”这四条长保家庭和睦与兴旺的准则;提出处于逆境与顺境各当如何教育:“承式微之运,当如祁寒之木,坚凝葆固,以候春阳之回。处荣盛之后,当如既华之树,益加栽培,无令本实先拨。”张履祥还有《与颜孝嘉论学十二则》、《示儿》与《澉湖塾约》、《东庄约语》、《处馆说》等也被多次选录古代教育论著集,张履祥从事教育四十年,对于教学、家教、德育、师德都有独到看法。
张履祥最为重要的教育理念、职业理念就是“耕读相兼”,他在《训子语》中曾专论“子孙固守农士家风”,更集中论述其耕读理念则是在《补农书》之中。《补农书》分涟川沈氏原著、张履祥辑订的《沈氏农书》与张履祥所著《杨园农书》上下两部分,这两部书风格大异,《沈氏农书》是地主农业经营的指南,《杨园农书》则是以农业劳作锻炼、修养人品的训导书。《杨园农书》之于现代的意义,除可了解浙西一带农作物栽培、农产品的加工等知识外,还因为其文字优美可作晚明小品文来读,其中说杭白菊:“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茶性苦寒,与甘菊同泡,有相济之用。”这一说法值得饮茶的时候参考。更重要的则是《杨园农书》介绍农事处处都联系人的品德养成,体现出一代大儒的良苦用心。张履祥指出农耕之得失,要靠天时、地利更要靠人力,然而总是“至诚无伪”:“农桑之务,用天之道,资人之力,兴地之利,最是至诚无伪。百谷草木,用一分心力,辄有一分成效,失一时栽培,即一见荒落。我不能欺彼,彼不能欺我。”还说:“笔耕、耒耕一而已,砚田、土田亦一而已。”教育子女农耕与读书二者不可偏废,张履祥说:“有田亩便当尽力开垦,有子孙便当尽力教诲。田畴不垦,宁免饥寒?子孙不教,能无败亡?”家道兴旺,就要让子女尽早参与劳作,也要尽早读书教育。“耕读”的“耕”,现代当理解为各种劳作,不只是农耕,当然农耕与泥土、生物直接打交道,也别有一番意义在。“耕读相兼”,主要是强调二者的劳逸结合:“人言耕读不能相兼,非也。人只坐无所事事,闲荡过日,及妄求非分,营营朝夕,看得读书是人事外事。又为文字章句之家,穷年累岁而不得休息,故以耕为俗末劳苦不可堪之事,患其分心。”与读书教育一样,劳作谋生也是做人的本分,张履祥说:“能治生则能无求于人,无求于人则廉耻可立,礼义可行。”只有自力更生才能不求他人,不求他人方可谈及品德的养成;在谋生的同时不能忘记读书,读书方最能有助品德的养成。谋生不为求富,读书不为求博,都是为了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养成高尚的品德、高贵的人格。
总之,张履祥不只是“农学家”,更是“一代大儒”,他的“耕读相兼”等思想,都值得现代继续发扬光大。
活动预告
1月25日上午9点,在桐乡市图书馆二楼南面一号教室,伯鸿阅读沙龙之“桐溪书院·国学讲会”将由郁震宏主讲《说文解字》漫谈。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