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80后沈卫林: 带上儿子寻古桥

2014年11月11日 08:49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 记者 张芬娟

  屠甸镇红星村登瀛桥

  他是80后,却有着不太时髦的爱好——地方文化、古典诗词。

  童年时的一本书启蒙了他的爱好,儿时的一座桥让他游走于古桥文化。当很多人对桥的消逝无动于衷时,他拿起单反,带上儿子,穿梭在一个个街巷、村落间,寻桥、拍照、记录,向当地人打听那一座座古桥的故事……

  一书一桥开启寻访之旅

  十多年前,原同福乡合星村一个十几岁的农家娃偶然在亲戚家翻到了一本《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桐乡县卷》,他被书里的地名故事、歌谣、谚语深深吸引。这是他人生第一本课外书,也成了他地方文化的启蒙老师,让他滋生了对地方文化的热爱。

  这个农家娃叫沈卫林,是市科技局农业与社会发展科的一名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的原因,他还时常行走于乡间,乡村的真实、宁静、质朴时时打动着他内心最诗意的角落。

  沈卫林儿时家门口有一座小石桥,名叫八字桥,也不知道这座桥有多少年了,只记得它很老、很旧。每到夏天,他便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桥下游泳嬉闹,村里的大妈们在桥堍边洗衣淘米,小孩们在水中扑腾起的一个个大水花溅湿了她们的衣裳,她们忍不住骂几声“小兔崽子”,却又“咯咯”地笑起来。

  2003年,因为村里要通汽车,八字桥被拆了。“现在连一块石头都找不到了。真的很心痛!这样的桥,现在越来越少了。”沈卫林每次回到老家,和村里的长辈说起这座桥,大家都觉得可惜,但是逝去的再也找回不来了,再怎么留恋与不舍都无济于事。

  沈卫林说:“现在的农村,房子越来越洋气,小汽车越来越大牌,人也越来越时髦,但是与历史联系的物件越来越少了,记录农村发展轨迹的老建筑正逐渐消失,人们在忙着现代化的同时渐渐淡忘了村庄里的老故事……从大的层面上说,我们的文化根基正在被动摇。”

  这个1981年出生的农家娃,本着对桥文化的执着和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于去年4月开始了他的寻桥之旅,现在,在他的相册里已经有140多座古桥了。

  这些古桥一横一斜、一拱一平,古朴雅致,虽不比江河大桥那样豪放,婉约中却透露出另一番韵味,成为桐乡的历史缩影。

  “上阵父子兵”

  “人家尽枕河,出门即遇桥”,“两岸一桥相隔住、乌镇对过是桐乡”……在采访中,沈卫林会情不自禁地冒出这些话语,他说:“我们现在发展旅游,在没有大湖名川的情况下,江南水乡这张牌占据了很大的分量,但没有小桥的流水,它的生气和文化底蕴将会大打折扣。”

  一到周末,沈卫林便拿着他的“三宝”(一张全市古桥的清单,一本1982年的桐乡桥梁普查资料,一张全市河道分布图),寻访分布于桐乡各村的古桥。

  据1982年的桐乡桥梁普查资料记载,桐乡有古桥1800多座。但据沈卫林这一年多的寻访来估算,目前大抵只剩下300多座了。“去年寻到的古桥,今年再去时,有的已经被拆了。”沈卫林说,“桐乡创建‘中国旅游第一大县’,古桥与流水这么好的资源破坏了岂不可惜?”

  对沈卫林而言,寻桥,既是为了保留随时可能消失的古桥印迹,也是一次次心灵净化之旅。带着才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边寻桥边接触真实的乡村,阳光、微风、青草、绿树,触手可及,一切都是那么闲适安逸。

  儿子受父亲的影响很深,小小年纪并不贪恋零食与玩具,而是与老爸的特殊爱好配合默契,常常火眼金睛,能发现藏在树林后面的石桥,然后很有成就感地喊:“爸爸,那儿有一座桥,快去看看。”

  寻桥的途中,路过各个“景点”,沈卫林会和儿子一起探个究竟,那里或是一条枝繁叶茂的绿道,或是一个碧波荡漾的湖泊,或是一个文物保护点。

  在他的镜头中,有一个屠甸的范蠡湖,那是一个面积约一百亩大小的漾潭,漾潭中有一个很大的土墩,土墩上野芦丛生,杂树葱绿,它是屠甸境内历史最久远的人文古迹,相传与春秋时期的范蠡和西施有关。“漂亮吧,这里已经进入了桐乡旅游开发视野!”看着照片,沈卫林由衷赞叹道。

  “尊重文化,就是尊重自己的历史”

  寻桥的过程,有惊喜,有感动,也有失落。

  有些桥很有意思,一座桥拥有两个名字,像道村村的一座桥,一侧刻着“里仁桥”,另一侧刻着“蒲鞋桥”。村里人说,当年是一个卖蒲鞋的老人出钱造了这座桥,为了纪念他,故而取名。

  每到一处,沈卫林都尽量与村里的长者聊天,试图通过老人的记忆,丰富每一座桥的“履历”。但是可惜,能说出一些故事的人很少。

  在石门镇崇安村,有一座匠人桥,桥头住着一位老人,他是沈卫林遇到的为数不多的能讲一讲桥故事的长者。老人告诉他,匠人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民国时进行了重建,传说建好后桥头闹鬼,于是村民在桥头竖了一块虎头石碑,用来镇压邪气。如今,这块虎头石碑还完好地立在桥头。

  在洲泉镇拍步安桥时,一位老婆婆见沈卫林拿着相机,以为是要来拆桥了,立马板起脸来,警告说:“这个桥不能拆的!”听到这句话,沈卫林心底暖暖的,“如果大家都像这位老婆婆一样爱护古桥,那就好了。”

  寻访中,沈卫林发现有些桥只剩下了一堆石头颓废地堆在河边,已完全不能分辨当年的面貌,有些桥面上的石头已被人偷挖去卖钱,变得残缺不全。

  “古桥是水乡文化的根基,也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直观的历史见证,但愿人们再也不要破坏它们了,推而广之,尊重文化,就是尊重自己的历史和曾经的劳动价值。”沈卫林说道。

  洲泉镇道村村中塘桥

  大麻镇黎明村永顺桥

崇福镇司马高桥

  石门镇春丽桥村梧桐桥

  石门镇周墅塘村界境桥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 儿子 古桥 一座 历史 寻访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