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桐乡有人曾和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合过影?
你可知道,抗美援朝时期中国是如何知悉美国战斗机的型号?
你可知道,当年浙江省是怎样得以解放的?
你可知道,1949年中共桐乡县委干部大会入场登记证是由废纸制作而成的?
……
如果不曾提起,这些故事或许很少有人知悉,它们极有可能会随着一代人的老去而消失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为了不让这些珍贵的历史流失,前些天,桐乡的10多位老干部将自己珍藏多年的60多件老物品提供给了桐乡市委老干部局新创设的“光辉的岁月”——桐乡老干部和老干部工作展厅用作展览,借此提醒世人莫忘当年的那份艰难与美好。
据了解,这些藏品有些非常珍贵,其中包括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军功章、任命书和军用作战地图等。
10月10日下午,记者跟随4位老干部的思绪,乘坐“时光机”,前往了他们年轻的那个时代。
一张和毛主席等合影的照片
在展厅的西北角,有张黑色的长尺寸照片特别显眼。上面写着“1963年3月,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参加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的全体人员。”等字样,看上去特别珍贵。
第一站,记者便相约照片的捐赠者董临,一起回到了1963年3月。
照片拍摄的那一年董临37岁,时任中国人民银行桐乡支行行长,是当时浙江省内赴京参加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的18名人员之一,也是当时桐乡唯一一位与会者。
那年3月的北京,天气还有些冷,董临与其他人员开了一上午会后准备去用餐。
谁知脚步还未迈开,便有工作人员前来通知,说是下午原地待命,有其他任务需要安排。
听到工作人员的通知后,与会人员之间开始猜测起来,大部分人认为下午会有国家领导人过来接见。
午饭过后,车子载着董临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几百号人径直来到了中南海的怀仁堂。要知道怀仁堂是毛主席居住的地方,想到能被毛主席亲自接见,大伙的心情别提有多开心。
然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后,还热情邀请他们一起合影留念。
拍照时,董临被安排在了第三排,他整了整上衣、微笑地望着镜头……“咔嚓”,时间便永恒定格在那一瞬间。
从岁月中抽身,那时意气风发的董临如今已88岁高龄,但回忆起当年的那段历史,他依旧中气十足。
一本抗美援朝纪念笔记本
在展厅的入口东侧橱窗内,静静躺着一本由中朝人民联合空军司令部为纪念抗美援朝发放的一本红色笔记本。
红色笔记本的主人名叫蒋若武,今年81岁。在抗美援朝期间,他是中朝人民联合空军司令部对空情报基地的一名无线电通讯员,专门负责收集美国空军到朝鲜的动向。
1951年某月的一天,辽宁丹东情报基地,蒋若武和其他七八位无线电通讯员一起,实时监控着美国空军的最新动向。
突然,成群的美国战斗机群迅速地向朝鲜境内逼近,蒋若武等根据雷达监测的信息,立刻反馈给了制图师。
随后,制图师笔尖迅速游走,美国参与战争的F—86“佩刀”战斗机型号很快地被分析出来。
滴滴、滴滴答、滴滴答滴……又是一阵忙碌,这些分析结果又马不停蹄地被将蒋若武等人通过无线电发往前线,作为作战依据。
虽然是情报部门,有时候也要上前线进行支援。1952年上半年,蒋若武被派往朝鲜介川情报基地监控美空军动向,而且一去就是3个月。
那3个月,蒋若武到如今都记忆犹新,他说,每天一抬头都是呼啸而过的战斗机,心里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1953年7月,朝、韩等四方代表在朝鲜板门店签署《朝鲜战争停战宣言》,宣告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鉴于战争期间无线电情报部门给前方一线提供了精确的数据,蒋若武等人被中朝人民联合空军司令部进行表彰,并附送了笔记本、钢笔等纪念品。“钢笔早已用坏,只保留下了红色的笔记本。”蒋若武说,那时的珍贵记忆他现在还会讲给小辈们听,希望他们也能感受到那个年代的艰苦。
一份浙江解放路线走向图
该图的提供者是位93岁的老者,名叫周易。虽然是复印件,但同样弥足珍贵,记录了当年浙江解放的大致过程。
说起这份走向图的来历,周易眼神中透露了些许可惜。他告诉记者,原先是一套完整的资料,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仅保留了这么一张。
1949年,周易任苏浙皖人民解放军浙西支队政工处负责人,专门从事宣传工作。
在周易看来,那一年,是浙江得以解放的关键一年。
1949年5月左右,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两路进入浙江境内,其中一路由上海方向前往杭州,一路则由苏浙皖部队打进浙江的西北角。
虽然不是摸枪杆子的,但周易这个政工处负责人也不好当,既要时刻引导战区人民起来战斗,又要对当时一些分散势力进行谈和。
在这期间,周易做了一件让自己终身难忘的事情——只身一人“攻”下昌化城。
周易说,那一年昌化城还没有得到解放,为了避免过多人员伤亡,他寻找了不少关系,只身一人前往城内和当时的县长进行谈判。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结果却出奇地顺利。原来对方也有求和的心思,没过多久,昌化人民便迎来了解放军,最终顺利得到解放。
金华、温州……随后,解放军部队一路南下,浙江大部分地区在1949年7月前基本解放。
一张桐乡干部大会入场证
展厅的东南角上,一张发黄的纸片在灯光的映衬下格外显眼。
纸片的主人童江清将它无偿提供给了展厅。他说,这张纸片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桐乡县委第一次召开干部大会时的情景。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急需干部带头建设家乡,桐乡也不例外。
时年16岁的童江清被选入湖嘉公学进行干部培训学习,3个月后,被派往青镇区(现乌镇)任粮食干事。
1949年10月13日,也就是新中国成立的第12天,中共桐乡县委决定召开干部大会,部署建设家乡的重任,童江清有幸参加。
那时候没有车马代劳,开会前一天,童江清就和区里其他37位同志背着被子铺盖从青镇走路赶往梧桐镇,两个小时的路程让一些人脚底磨出了血泡。
第二天,干部大会如期召开,入场前,每人得到了一张入场证,童江清排到第214号。
“翻开时,竟然发现背面还有字。”童江清回忆说,事后他才了解到,由于当时资源匮乏,入场证都是用废纸制作而成。
望着那张发黄的纸片,童江清思绪万千。他告诉记者,区里当年和他一起参加会议的人现在只剩下3位,越来越少的人知道这段过往的历史。“将它提供展出,希望更多人能够铭记。”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