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一封来自新居民家长的感谢信

2014年09月04日 08:46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

  编者按:昨天,“嘉兴日报桐乡新闻”微信公众号收到一位来自安徽淮南的新居民来信,感谢桐乡市政府花大力整治非法托幼机构,让她的小女儿拥有一个安全、放心的学习环境。现原文予以刊登。

 

  尊敬的桐乡市领导:

 

  今天提笔给报社写信,是想通过报纸代我们一家向你们致以一位普通外来务工者最崇高的谢意。这段时间我的心情像过山车,起起落落,最终看到自己女儿入托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心中有太深的感触和强烈的对比。

 

  我是一名来自安徽淮南的新居民,家里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今年刚上小学,小女儿刚满2周岁。来桐乡务工已有5年,在这里生活的时间比在家里还长了。几年前,我把大女儿第一次送进托儿所的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这是市区城乡接合部的一间小平房,一进去扑面而来的是一股难闻气味,房间里用1.2米高的木板隔成几间“教室”,每个“教室”里杂居着各个年龄段的小朋友。

 

  当时可能是为了便于管理,托儿所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同一个家庭的姐弟或者兄妹可以在一个教室里学习,这就造成我女儿的教室里不仅有同龄小朋友,也有即将上小学的大孩子。试想,一个教室里,两三岁的孩子和五六岁的孩子一起上课,这是怎样的场景,这里的老师又该如何教育?孩子们是否还能学得好?玩得好?

 

  也许是我们运气比较差,离家比较近的托儿所只有这么一家。当时,我们家里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女儿,我跟着她一起在托儿所里上了一星期课,孩子一直闹,我根本没法离开,而那里的环境也很难让当家长的我把孩子独自留下,于是,我们退学了,找了一家有点远,但是相对比较干净的托儿所就学,可忐忑之心依然存在。这几年,总会在电视或者网络上看到许多涉及幼儿人身安全的事故,作为母亲,我对这方面尤为敏感,孩子是家里的希望,我们新居民长期在外打工,为了挣钱没时间照料家中的孩子,我们的孩子只能拜托给学校老师看管。平时我会不知不觉产生幻觉:我的女儿在托儿所被老师虐待了怎么办?这样的心情伴随着了我多年。

 

  今年暑假,我们在各大媒体和村里发放的《致全体托幼机构和家长的公开信》上发现,此前大女儿就读的学校也在曝光名单之列,虽然9月份大女儿要读小学了,但是刚满2周岁的小女儿也到了入托年龄。说实话,我的心情有些不安。我担心托幼机构整治了,我的小女儿入托更难了。万一入不了托怎么办?送回老家不现实,我在家带吧,家里糊口怎么办?

 

  转眼间9月1日到了,根据政府安排,我们来到新设置的学前儿童看护点报名,说实话,这里的设施的确让我们很惊喜。开学第一天,我们参观了这家学前儿童看护点,无论是教学用具还是孩子的生活用品应有尽有,而且老师的分配也很合理,一个班级配备了1名老师和1名保育员,和以前的学校相比,这里的安全系数真的提高了不少,看护点由高高的围墙保护,门口有保安把守,还安置了监控摄像头,这些设施我们曾经只有在公办幼儿园或者是昂贵的民办幼儿园中才能看到,我们家长放心了、开心了!

 

  如此看来,政府整治非法托幼机构真的是为我们家长着想,为我们的孩子安全考虑,真正得益的是我们这群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老百姓。我也不知道到哪里感谢你们,所以,还是允许我通过报纸来表达内心的谢意吧!我们新居民在外打工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下一代过得比我们更好一点吗?如今你们政府想我们所想。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如此和谐、安全的育儿环境,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在桐乡生活,为桐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做更多贡献。谢谢啦!

 

  来自安徽的孩子家长竹梅

 

  2014年9月3日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 编辑: 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