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驱车一路开往屠甸镇汇丰村。沿途风景并无新奇,短短20多分钟的路程竟显得有些漫长。
渐渐地,眼前的景色起了变化。平整宽阔的水泥路,造型时尚的小别墅,小桥流水、绿树“青山”……这便是汇丰村,一个不似村的村庄。
其实,9年前,汇丰村还是桐乡出了名的穷村,没有一寸平坦的水泥路,没有一方养眼的绿化,没有一处舒适的住房。务农为主的村民忙忙碌碌一年,连万把块收入都赚不到。
今时不同往日。2013年,借着桐乡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东风,汇丰村大刀阔斧,逐步实现整村“转型”。
因为有“家底”,乡村旅游仿佛并不是一件难事。
竹片平房到砖瓦楼房的变迁
“活了大半辈子,真没想到,临老了,我们还能赶上好时候。”77岁的汇丰村村民沈电荣由衷地感叹。
沈电荣现居“汇丰家苑”,与周围林立的“洋楼”相比,他家不免显得有些“寒碜”。
两层两个门面的小楼房,青灰色水泥“外衣”,深红色木质大门,“朴实无华”。走进细瞧,屋内上下左右统一的“水泥色”,地上摊满了桑叶、树枝,一把电扇,一张八仙桌,几只长条板凳,仅此而已。
沈电荣与妻子沈妙仙很是热情,用抹布将板凳擦拭干净,招呼我们坐下。
佝偻的脊背,泛黄的白衬衣,被烟蒂烫出好几个洞的裤子,因长期劳作而有点变形的手指,脸上布满深浅不一的皱纹,沈电荣就是个普通的农村老汉。
沈电荣说,别看他家是如此简陋,可相比以前,好太多了。
上世纪60年代以前,沈电荣家连一块瓦片都没有。房子由竹片拼凑而成,有些漏风,里面是泥地坪,坑坑洼洼。
直到1960年后,他家才勉强盖起了砖头平房。回忆往昔,沈电荣无奈地摇头:“穷啊!当时没办法,如果不咬牙造房子,儿子估计到现在都讨不到老婆。”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攒了点钱,沈电荣夫妇建了一栋楼房,修修补补,住了20多年。
前几年,看沈电荣一家实在“为难”,村里掏钱,在新村点为他们造了新楼房,砖头水泥的,老两口心满意足。沈电荣坦言,住在这里,环境好,舒适;菜场、超市、农民公园等配套一应俱全,方便。
这一切的改变,源于村里的旅游开发。沈电荣对旅游开发没有多大概念,他只是直观地看到一些变化:路平坦了,树多起来了,村庄变美了,村民富起来了……
10.8元的发“家”史
采访中,村民们的嘴里常常挂着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村党委书记——陆炳康。
曾经,有个老村民说过一句话——陆书记比自己爹妈待她还好。听着似乎有些夸张,却是肺腑之言。
从一个穷村发展成一个富村,陆炳康一点一滴的付出,村民看在眼里。
2005年前的汇丰村,如同一盘散沙,村两委班子没有号召力,公益事业闲置一旁,上访、告状不断,吓得姑娘都不敢往“汇丰”嫁。
就在“犯愁”之际,在广泛征求党员、村民意见、建议后,屠甸镇党委、镇政府找到汇丰村人陆炳康。
那时的陆炳康经营着自己的事业,算是小有成就,生活安逸。所以,起初,他犹豫不决。陆炳康是个生意人,他担心自己没有在村里的工作经验,要想带领底子薄的“汇丰”脱贫,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多方努力之下,2005年6月,陆炳康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以村主任的身份走马上任。
到了村里,总得做点什么。陆炳康至今还记得,那一条条让人“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路。
要想富,先修路。然而,当他一看账面,惊呆了,村里欠债80多万元,户头里只剩10.8元。
更头疼的是,因“三上缴”问题,村里的2800亩土地未整理,村民们对此意见颇大。这时的汇丰村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陆炳康并没有气馁,他召集了一次组长会议,把任务派下去,让村小组长做村民思想工作,先解决“三上缴”问题,把村民“欠”村里的钱收上来。先收的人家,先通路。如果该村民家确实困难,由村小组长打报告,予以免缴。
双管齐下。另一头,陆炳康调动了自己的人脉关系,向银行贷款150万元,将村里的外债一次性还清。
从此,债权、债务两清,汇丰村以“清白之身”重生。就在2006年至2007年之间,2800亩土地全部整理完毕。
少了土地问题,修路之事水到渠成。而且“领教”了陆炳康的魄力,村民们十分挺他。譬如,碰上拓宽道路需要占用土地的,村民几乎没二话,无偿奉献。就这样,2006年,村里有了第一条水泥路,宽4米,长约1公里。到2007年,通组道路达20多条。
2008年,条条道路通家门,彻底改变了全村“通行难、难通行”的状况。当然,2008年,还有一个喜讯,陆炳康以绝对高票数成了名副其实的村党总支书记。
有了路,汇丰村的致富之路走得顺畅很多。抓住做强绿色蔬菜产业这个突破口,陆炳康跑企业、跑大户、引项目,使得人人有活干,家家有收入。
赚了钱,就该考虑村民的“面子”。为此,陆炳康聘请了设计院的专家,对全村进行规划,以一个全新的面貌,让村民住进宽敞舒适的大房子,过上体面的日子。
2013年,桐乡“刮起”旅游风。消息一传开,陆炳康知道机会来了。他坦言,汇丰村工业不发达,单靠农业“一条腿走路”是不行的,而旅游却是一条蹊径。
人人都是旅游事业的“股东”
在汇丰村5.8平方公里的地域面积上,如何进行旅游起步?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土地”这个话题。
土生土长的村民对新鲜事物,通常比较“抗拒”。当他们得知要发展旅游,欲对整村土地进行流转时,一脸“抵触”。
陆炳康预料到了这一点,随后,他想了一个办法,村里1153户人家,每家出1人,分批前往当时的长兴县水口乡参观。看到乡村旅游让村里产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村民们暗暗折服。
回来后,开会、介绍、交流、沟通,大伙儿竟然都同意了。陆炳康笑言,村民其实很简单,多开会,多给他们讲道理,分析利弊,他们理解了,工作自然就好做了。
正因此,陆炳康再一次破“纪录”,两年不到的时间,汇丰村6000多亩土地全部流转成功。更将村里两家有污染的榨菜厂“驱逐出境”。
有了土地,干旅游就游刃有余了。招商引资、植树造林、建设景点……所有规划、设想,逐渐成真。
话说回来,一向靠地吃饭的村民,没了地,就等于没了“吃饭的家伙”,年轻人可以选择打工,年纪大的人呢?
“土地流转后,我们就是‘地主’了。”72岁的村民张桂英倒也想得开,她说,种田不划算,他们老了,也做不动了。与其花功夫下地干活,费时费力,还不如租给老板种树。
张桂英算了一笔账,她家一共五六亩田地,每年租金是1亩1000元,如果是桑树地,第一年还有1500元的赔青费,如此算来,比种田换来的收入高。
陆炳康介绍,土地流转,相当于村民以土地“入股”,每个人都是股东。届时,乡村旅游正式启动,每年所得收益中,提50%作为分红,其中,20%按户口人头分,20%支付土地租金,10%补贴给老年人。这意味着,除了土地租金,还有一笔额外的“福利”。
陆炳康表示,尽管暂时还未显成效,但他相信不久的将来,旅游带动经济,家家户户都会收到旅游发展带来的“实惠”。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