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茭田养鳅的桐乡董家样本

2014年07月21日 09:55 来源: 7月21日 嘉兴日报
稿源:  7月21日 嘉兴日报  
原文链接:   http://jxrb.cnjxol.com/html/2014-07/21/content_739643.htm

 

  日前,桐乡市龙翔街道董家村,220亩大棚秋茭已陆续种下,绿油油的新苗在夏日的微风中摇曳。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永根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的茭白田里不止产出夏、秋两季茭白,还将迎来茭田养鳅试验的新成果。

 

  去年,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开始进行茭田养鳅的试验,将自繁自育、高产优质、植株紧凑的茭白品种龙茭2号,与桐乡市恒盛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的粉鳅苗相互“配对”,以每亩茭田投放20公斤泥鳅种苗的密度,开启了“一田两用”、“一水两用”的新型种养结合新模式。据悉,今年,桐乡市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茭白田放养泥鳅试验示范面积220亩,该项目已列入浙江省养鱼稳粮增收工程项目,2014年嘉兴市、桐乡市两级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共同立项给予支持。

 

  茭田养鳅的混合种养模式收益如何?张永根仔细算了一笔账:每亩投放鳅种5040尾,如按回捕率80%计算,捕捞3528尾,平均每亩产量49.4公斤,按市场价43元/公斤计算,亩产值可达2124元。再扣除泥鳅养殖成本种苗、饲料、设施折旧等因素,每年泥鳅亩均增收约为950元。

 

  而对于茭白的收益,张永根更是了然于胸。“我们村从1987年就开始种植茭白,现已拥有1.3万多亩的茭白基地,董家茭白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处于全省前列。”据介绍,试验基地种植的是双季茭白,去年秋季茭每亩产量和产值分别为1812公斤和5210元,今年夏季茭白每亩产量和产值分别为2435.5公斤和7837元,秋夏两季茭白合计亩产量4247.5公斤,亩产值13074元。“尽管茭白产量、产值与非泥鳅混养区基本相同,但由于泥鳅混养区茭白质量优于非混养区,市场销售价格比非混养区茭白高0.4元/公斤,每亩实际增效1699元。张永根高兴地告诉记者,220亩试验示范区将增收37.38万元!

 

  泥鳅混养区的茭白质量为何优于非混养区?合作社专家高根发解答了记者的疑惑。原来,泥鳅混养对茭白生态种植形成了倒逼机制,由于泥鳅对农药、化肥的敏感度较高,为确保茭白田的泥鳅正常生长,施肥要以有机肥为主,而农药须选择高效低毒类农药,这就为市场提供了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同时,鳅粪肥茭可以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促使茭白健康生长,减轻了茭白病虫害的发生。此外,农户合理利用茭田里一种芝麻大小的浮萍,无形中为茭鳅共生增添了又一把“保护伞”。高根发自豪地说:“市场上一些茭白往往发青,而我们的茭白又白又嫩又壮,这都是茭白与泥鳅‘混搭’的功劳!”

 

  其实,像茭田养鳅这一种养结合的立体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在董家村并非首次尝试。早在2003年左右,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便“试水”茭田养鸭的种养结合模式,开始挖掘茭田综合利用的潜力。“夏茭在4月中旬放入鸭子,秋茭在移栽1个月之后放入,每亩田放养鸭子10至13只。”据桐乡市农业推广基金会副会长沈国雄介绍,茭苗为鸭子遮阴、提供食料,鸭子为茭白治虫、除草、耘田、增肥,形成了茭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生长发育的复合生态系统。而此次的茭田养鳅试验,是进一步探索农业科技创新的又一新途径,是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举措。“只要农业发展不停步,农技创新就不会止步。”沈国雄如是说。

所属专题:
来源: 7月21日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吕 玲 桐乡市委报道组 张潘丽 编辑: 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