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是全市中小学各年级学生复习迎考、学校总结本学期教学成果的时候。“我们的蒙氏教育经过两年的尝试,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桐乡市振东新区中心幼儿园园长李杏君近日向记者报告好消息。“蒙氏教育”,是一个什么东东?带着疑问与好奇,记者决定来个大探访。
这样的课堂,还真是第一次看见
随着一阵缓缓的轻音乐,徐立琴、蒋玲洁、朱丽凤3名老师走进了小三班教室。
在音乐声中,只见35名幼儿双手插腰,在老师的带领下,沿着教室地板上贴着的直线行走着。再仔细一看,发现每个孩子一步一步行走间,都是脚尖对脚跟,昂首挺胸,其姿态简直可以用“优雅”来形容。
大约3分钟后,3名老师各自带着10来个孩子,围成3个圈后席地而坐。缓缓的音乐一直在教室中流淌,3名老师分别取出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三套形状不一的木制嵌板。在朱丽凤老师那拔,是一套圆形嵌板,只见老师用右手三根手指轻轻地拿起圆形嵌板,左手触摸边缘,同时轻声细语地说道:“这是圆形,摸上去滑滑的。”随后再把圆形嵌板放回边框内。轻声细语地问到:“谁要来试一试?”
小家伙一个个都很有兴趣,几乎每个人都做了一遍。学着老师的样子,用三根手指轻轻地抓起嵌板,又放下。
接着,老师又拿了一叠卡片,把圆形嵌板放在卡片上逐次对比,找到大小相等的卡片后放在对应嵌板的下方。又轻声地问道:“谁愿意来试试看?”
最后一部分也是时间最长的,就是每个小朋友根据自己事先预约的“工作”,或者玩拼图、夹弹珠、或者敲图钉、转螺丝等,一个个都是那么专心。整个过程中,都以孩子动手为主,老师只是在一边适时地加以指导。
不知不觉中,教室里的音乐已从轻柔变得欢快。大约30分钟后,每个小朋友认真地整理好刚才玩过的玩具,哪里拿来放回哪里。重新回到刚才的位置上,老师再次轻声细语对课堂进行了总结。
这就是一堂小班的蒙氏课。说真的,作为一名跑教育的记者,看到过许多课堂,但像这样整堂课在音乐声中进行、一个班分成3个小组、师生间对话都是轻声细语的,还真是第一次看到。
有特色,才能吸引幼儿和家长
2012年9月,刚刚新建的振东新区中心幼儿园开园了,迎来了首届幼儿新生。“当时招了1个托班,4个小班,两个中班和两个大班。”园长李杏君记忆犹新。“办学校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李杏君回忆道,在桐乡,实验幼儿园、丰子恺艺术幼儿园等都算是一些老牌幼儿园,虽然振东新区中心幼儿园是振东片区唯一的一所公办幼儿园,在生源上是不愁的,但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成为园长李杏君思考的第一件大事。“正好有个亲戚在上海市博士娃幼儿园从事幼教工作,经常听她说起关于‘蒙氏教育’的介绍。”在向振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云江汇报后,当即决定去上海亲眼看一看,这个“蒙氏教育”到底是怎么回事。
从上海回来之后,陈云江和李杏君对蒙氏教育有了直观的认识。于是决定,要把“蒙氏教育”作为特色引入新区中心幼儿园。为此,李杏君带着其他9名老师,到上海博士娃幼儿园进行了特训。“短短一周的培训,内容相当浓缩,我们每天还要接受考试,当时压力真的很大。从住的地方到学校,光走路都要半小时,我们个个挥汗如雨,但是很兴奋。”何楚琼是当时参加培训的老师之一。她回忆道,当年她刚从幼师毕业,之前也在学校里听说过蒙氏教育,但真正了解蒙氏课堂还是第一次。
培训回来,当年10月就把“蒙氏课堂”搬进了首届新招的4个小班。
两年来,孩子身上有了明显变化
“拿擤鼻涕来说,有些父母通常会在不得已时,才帮孩子匆匆擦掉已经流出来的鼻涕,这样就使得这些孩子已经五六岁了,仍然不会擤鼻涕。”鲍银丽老师告诉记者,虽然只是个小细节,但这不仅会带给孩子身体上的不舒服,同时也会影响孩子在公众场合的形象,破坏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说话间,只见一名幼儿悄悄走向教室边一个角落,打开纸巾对折,然后捂住鼻子,按住一个鼻孔吸一口气,把鼻涕从另一个鼻孔里快速地、用力地喷出来;然后对折纸巾,换个鼻孔再喷一次;最后包起纸巾,扔进垃圾桶。
看到这一幕,记者与鲍老师相视一笑。“这就是蒙氏教出来的孩子,注重的是孩子的品质。”鲍银丽说。
小乐是该园中二班的一名女孩,因为父母也是独生子女,于是小乐成了6个大人心中的小公主。上幼儿园之前,娇气、任性,自我,几乎是小乐身上的标签。然而两年来,全家人惊喜地发现,刁蛮的小公主不见了。
“‘奶奶,请您帮我拉下裤子好吗?’‘妈妈,你能帮我扎一下辫子吗?’”小乐妈妈得意地说,第一次从小乐口中听到“请”这个字时,觉得怪怪的,而现在已经听惯了。更让乐妈引以为豪的是,小乐在一些细节上的表现。“那天我让她帮忙把剪刀递给我,当她的小手握着剪子处,刀柄朝着我递过来时,我真的挺感动。”乐妈说,第二天她还把这事告诉了老师。“是呀,这个就是我们蒙氏生活教育中的细节!”
“在学习过‘擦桌子’的蒙氏工作后,每次午餐过后,孩子们会轮流帮忙擦桌子,他们会为能帮老师做事感到非常骄傲。”在中二班老师何楚琼心中,两年来她和班里的30多个孩子,采着蒙氏的步伐,虽然步子有点小,但点点滴滴都是在前进。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