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自己的青春年华,用慈母般的爱心,滋润和激励学生,带领一届又一届学生走向成功;她对学生的情春风化雨绵绵不绝;对学生的爱躬耕不辍勤勉不惜。她就是桐乡市高级中学英语老师张炜。
每个学生都是自己的子女
“我庆幸有你这样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母。”“张老师,我发誓我会永远记住你!”这些话都是张炜的学生写给她的。那些大小不一的卡片上,字迹各异,但是情感相似。
学生如此爱戴张炜,正是因为,她也同样,将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她始终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从课堂到课下,从学习知识到人格培养,从日常生活到思想修养,从班级建设到个体发展,从校内的学习到校外交往…….
“很多人都觉得班主任工作特别辛苦,但是我们也能体会到其他人无法体会的幸福。”张炜说。
当时高二接班时,班里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处在中下游,而且性格孤僻、不合群。但是谁都没有想到,正是这样一位学生,却在两年后的高考中取得了特别优异的成绩,被浙江大学录取。
现在,已经大三的他还经常发短信来感谢张炜当年对自己的帮助。“我觉得我就是做了自己份内的事儿。”张炜浅浅地笑着说道,当时,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把他叫到办公室,聊聊天。“其实学生很敏感的,他可以感受到你的关心,渐渐地就会敞开心扉,自然学习的热情也就提高了。”张炜告诉笔者。
把学校当成家
“身高为师,身正为范。”除了师德,张炜知道,教师的威信直接取决于其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一个德艺双馨的老师才是最受学生欢迎的。
在张炜的工作日程中经常没有节假日、星期天,看书培训成了她业余生活的主旋律。
她有较强的策略意识和丰富的策略教学经验,在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觉得培养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张炜告诉笔者,在课堂上,她总是用出其不意的特色教学吸引学生;课外,她常和学生沟通,让他们从“被动学”变成“愿意学”。
1999年,张炜调入桐乡市高级中学,担任学校首届双语实验班的英语教学。张炜深知首届双语实验班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学校今后的发展,因此她丝毫不敢懈怠,为此,她把婆婆接过来照顾家里,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甚至连儿子的家长会也一次都没有参加。
正因为她这样的付出,她所带的实验班在高考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学校的史册上增添了光辉的一页。她所带的桐高2005届和2008届文科实验班共有七名同学进入浙江省前一百名,其中2005届钱晶位列省前十七名、嘉兴市应届毕业生文科第一名,2008届莫雨璐则位列省前十六名。
青年老师眼中的良师
“张老师对我的帮助非常多。”桐高英语老师陈忠伟告诉笔者。2011年,陈忠伟参加桐乡市高中英语公开课比赛,作为结对老师,从课件制作、教案设计到磨课,张炜全程参与。
张炜在担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和备课组长期间,积极地为青年教师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把如何使新教师尽快地成熟起来作为自己工作的又一重点。她从新教师走上讲台第一天起,就督促他们做好上岗培训,引导他们进行理论学习,指导他们的第一堂汇报课和以后的各次公开课,并带领他们去校内外学习取经。
除了对青年教师尽心尽力外,在陈忠伟的印象中,张炜还是一个在教学上懂得创新的老师。他说起自己印象深刻的一堂公开课,“当张老师将所有知识点在黑板上展示完后,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知识点连接起来就是一只鸟的形状,非常生动。”陈忠伟说张炜这样的教学方式既给学生增加了记忆点,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令他获益匪浅。
如今,张炜指导下的多名青年教师均已成为学校甚至桐乡市的骨干,马青青老师曾获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多名教师的论文获嘉兴市二等奖和浙江省二等奖;多个课题已结题。
“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她应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她应当如星辰,远看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这就是张炜,几十年如一日,用坚持细描高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