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拆5.9万平方米猪舍,塑美丽河山

 
猪舍里还有部分小猪没有处理。本报记者许惠良/摄
 
 
 3月底,河道已有些发黑。
 

 

5月底,河道变化的更为明显。通讯员姜伟国/摄
 

  庙头村位于河山镇东北角,是远近闻名的“养殖村”。最多时,村里700多户农户近半数在从事养猪、养鸭业,养殖面积超4万平方米。

 

  受养殖规模、成本控制等因素影响,绝大多数养殖户选择通过露天堆放或者直排入河的方式,完成动物粪便的最后处理。

 

  就这样,村里曾经碧波荡漾的一条条小河,成了堆满猪粪的黑臭河,河中鱼虾绝迹;露天堆放的动物粪便发酵后产生的臭气,弥漫着整个村庄。

 

  如何治理成为当务之急。今年,在“五水共治”的大背景下,河山镇党委政府下定决心,计划以庙头村为整治样板,辐射全镇,最大限度使养殖这个传统行业不再成为河道污染的罪魁祸首。

 

  猪舍遍地没带来多少效益不少养猪散户还亏了本

 

  走在庙头村的乡间小道上,只见一排排简易搭建的房子,每个都留有通风口,一打听这些房子都是用来养猪的。

 

  村委会主任诸顺年告诉记者,村里曾经对养殖情况做过摸底调查,700多户农户占了半数,养殖面积超过了4万平方米。“2007年,村里建了个‘牧业园区’,搞起了规模化养殖。”诸顺年说,从那时起,村里的养殖散户开始增多,有些村民租了地建猪舍,有些则对家中房子进行改建养起了猪。

 

  村民蒋安毛今年61岁,年轻时是开船的。2007年,他看着别的村民因为搞养殖赚了点钱,心里痒痒的。

 

  和家人商量后,他在村里租了块地,办起了养鸭场,当起了“鸭司令”。

 

  每天与鸭粪、臭气为伴,老蒋就盼着场内的2000多只鸭子能转化为可观的利润。可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在他养鸭的这些年,价格波动频繁,再加上技术不精,六七年间竟亏了20多万元。“要不试试养猪?”2012年,老蒋将养鸭场进行了改建,当起了“猪倌”。没想到,这一折腾又亏了八九万元。

 

  坐在养猪场边上的水泥预制板上,老蒋望着猪粪横流的渠道,黯然神伤。他说,猪粪太臭,被村民背后指指点点,何况还倒贴钱,这不是个好买卖。“现在拆了还能捞点本回来。”老蒋告诉记者,眼下他只想找点安稳的事做,而不是继续搞养殖,给下一代增加负担。

 

  和老蒋有相同遭遇的,还有他的隔壁邻居仰雪坤。相比老蒋,仰雪坤养猪的日子要长一些,可尽管经验丰富,这些年来仍亏了不少钱。

 

  据诸顺年介绍,村里尽管有那么多人养猪,但由于是散户,很少有人赚到大钱,大部分处于平稳或者亏本状态。

 

  一头猪年产猪粪500斤既污染水环境又污染空气

 

  养猪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体现在猪粪的直排上。记者从村委会了解到,由于当年养殖政策比现在要宽松得多,大部分猪舍建得离河道较近,最近的距离甚至不到5米。

 

  虽然有些养殖户挖了沼气池或者用其他手段暂存猪粪,但由于得不到及时处理,猪粪依旧直排入河。

 

  受此影响,村里的大部分河道存在发黑发臭等情况,即使暂时得以治理干净,仍存在周而复始的现象。“一头猪一年排放的猪粪大约有500斤。”河山镇副镇长钱国良给记者算了笔账。他说,按照一年存栏2万头的量来说,每年就有1000万斤,是除工业污染外最大的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

 

  那么,这种猪粪入河行为,究竟会给河道带来怎样的影响?河山镇党委书记姜伟国用手机拍摄的两张照片(文中配图),给了记者直观的答案。

 

  姜伟国说,两张照片拍的都是华台村东埭郎河道同一水域的水质情况,一张摄于3月底,一张摄于5月底。

 

  “3月底那张水质稍微有点发黑,5月底那张河道就有点惨不忍睹了。”姜伟国曾经了解过河道污染源头,发现河道附近有3个养猪户,面积约有2000平方米。

 

  除了对水环境的污染,在庙头村,这些年村民因养殖引发的矛盾也多,村委会每个月基本上都要接到三五起投诉。

 

  诸顺年说,前些天,敲唱里小组一户村民找到他,投诉前面邻居家里养猪问题。“那户家里养了几头猪,但把猪粪长期堆放在后门,离邻居家不到10米。”诸顺年说,天气一热,两户人家就闹矛盾了,已经持续了很久,双方矛盾不断升级。

 

  74岁的许品田和66的弟弟许品其在家里养了几十头猪,每年靠这个赚取微薄的收入。他们告诉记者,养了那么多年猪,自己其实已经闻不出臭味了,但亲戚们很敏感,有些连上门的次数也减少了。

 

  今年目标5.9万平方米9月底前完成拆除

 

  “河山今年上报了21条黑臭河,污染源头无一例外都是养殖业,即便是庙头村的‘牧业园区’也已不符合目前的经济发展。”姜伟国认为,种种信息表明,不论是村民还是大部分养殖户,潜意识里都希望政府能从源头上治理养殖业,面对百姓的诉求,政府应该下定决心坚决整治。

 

  今年5月底,河山镇政府围绕此项工作开了个专题工作推进会。会议结束后,马上分派两个小组先到“重灾区”庙头村摸底调查,并向养殖户派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生猪养殖业减量提质工作有关事项的通告》,透露政府将大力整治的讯息。河山镇党委政府以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全面打响了“三改一拆”和“五水共治”攻坚战。出动宣传车,加强全方位宣传;实行机关工作人员单休制度,向各村派出工作组,全力以赴帮助各村推进拆猪舍工作。“村民们都拍手叫好,养殖户也比较配合。”钱国良说,事情处理得比较顺利,6月份第一个星期新签约10873.61平方米,占总任务的18.43%;累计签约37871.5平方米,占总任务的64.2%,计划6月底全镇完成签约工作。

 

  一些原本举棋不定的养殖户,看见其他人签约,也有了拆除猪舍的心思。

 

  按照原计划,这些猪舍将在9月底前全部拆除,可生猪和其他产业不同,不能说停就停,如果没等小猪出栏,农户的损失可能要大很多。

 

  对此,姜伟国告诉记者,只要养殖户上报的情报属实、合理,只需签订一份到期拆除承诺书,可适当延期拆除。“现在到处都在拆除猪舍,有些农户的猪可能一下没地方卖。”姜伟国说,这一点,镇党委政府考虑得很周到,在整个过程中特意安排“经纪人”,按市场价帮助收购,解除了养殖户的销售烦恼。

 

  据悉,今年河山要在全镇范围内拆除猪舍面积5.9万平方米,还当地百姓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努力创建美丽幸福新河山。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记者 许惠良 通讯员 姚莉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