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曾经,这里水脏、垃圾多、坝薄如今,建起了生态浮岛,水质改善鱼儿也回来了

大红桥港:一条河流的重生

2014年04月25日 08:27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如今的大红桥港水清、岸绿、景美。

 

  大红桥港西起含山塘,东入崇福市河,自西向东流经洲泉镇、大麻镇、崇福镇,是一条连通含山塘和崇福市河的重要县级河道。

 

  在大红桥港沿岸,星罗棋布着不少村落。对沿河居民而言,大红桥港是不可离弃的河流。

 

  这是一条饱尝痛楚、经历蜕变和焕发活力的河道。一路问水,让我们重新认识大红桥港。

 

  痛楚:

 

  水脏、垃圾多、坝薄

 

  大麻镇永丰村的最南端是京杭大运河,最北端是大红桥港。水脉与村庄之间,似乎有着特别的情愫。

 

  然而,谁能料到,依水而居的永丰村,曾经最大的隐患恰是大红桥港。

 

  “大红桥港永丰段有1公里长,还有一个天然弯兜。”永丰村村干部沈月明说,水从上游淌过来,连同河面上的垃圾,都汇集到这个弯兜里,很难流出去,这一带便成了名副其实的“河上垃圾站”。“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沈月明直摇头。

 

  日积月累,油纸袋、泡沫盒等漂浮物挤满了整个河面,村里不得不定期组织人员去打捞垃圾。

 

  让人懊恼的是,人工打捞的速度,总也赶不上上游垃圾大量聚集的速度。

 

  这样的水,把养鱼人给吓跑了。今年51岁的禇记明,此前一直把鱼养在这天然弯兜及附近。他告诉记者,在那儿养了十几年鱼,大约有38亩,养过珍珠、鲢鱼、鲫鱼等,当时那里水质好,收益还不错。大概在5年前,水脏了,垃圾多了,禇师傅就此收网走人。“水脏,垃圾太多,鱼会闷死。”

 

  大红桥港水质发生变化,不只永丰段。记者从市治水办查阅到的数据显示,2013年1至3月,大红桥港清德桥、泥马桥和北平桥三个监测断面,水质类别依次为五类、劣五类及劣五类。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沿河护岸地势比较低,加之水土流失、地面沉降等因素,每逢梅雨季节,大伙儿就要绷紧神经了。“大红桥港老坝比较单薄,雨一大就会把坝给冲塌。这是村里最大的隐患。”沈月明告诉记者,雨水多的时候,就要组织人轮流去河边巡逻。

 

  转机:

 

  大红桥港列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

 

  大红桥港的这些“病症”,村民们问怎么办?

 

  大红桥港是幸运的。它在2013年2月迎来了转机,依据《桐乡市河道综合整治“十二五”规划》,大红桥港被我市列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8条河道之一。

 

  市水利局河道管理站工作人员祝卓介绍,大红桥港项目在2013年2月正式开工,概算总投资2922万元,综合治理河道总长10.7公里,主要采取河道疏浚、堤防加固加高、护岸砌筑措施,并配套沿岸绿化建设。

 

  “去年年底工程主体部分基本完成,其余扫尾工作已于今年2月全部完成。”祝卓表示,项目建成后能有效起到防洪排涝、水土保持和改善水质的作用,在修复和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的同时,能增加河流的自净能力。“堤防现在有6米多高,去年10月那场大洪水水位是5.2米,足以抵挡洪水。”沈月明说,这意味着永丰村遇洪水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值得一提的是,大红桥港治理运用了生态浮岛,这是我市8条国家级治理河段中,首个运用生态浮岛的河道。

 

  这些生态浮岛“安家”在永丰村的天然弯兜里,浮岛多栽种着狐尾藻、菖蒲等绿植,通过他们的根系吸收水中的氮、磷等富营养成分,保持水体生态平衡。

 

  此外,考虑到河岸的生态性、亲水性,护岸采用的是底部预制球的生态护岸。“预制球的缝隙中会慢慢长出植物,水里的小生物,也能沿着球壁爬到岸边‘晒太阳。’”祝卓说。

 

  一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大红桥港开始找回水脉的灵气。

 

  重生:

 

  鱼儿又回大红桥港了

 

  漫步在大红桥边,仿佛走进了生态公园。河岸边,水泥石板铺成的小路蜿蜒着向东西两边延伸,路边镶嵌着翠绿的草坪,还有杨柳、樱花、紫薇、香樟等各类树种,间隔着矗立在护岸上。

 

  望向河面,两边几乎每隔十米,就有一个碧绿的生态浮岛。岸边,恰好有一名垂钓者左右手两杆鱼竿陆续抛入,随即坐在岸边“静候时机”。

 

  绿树、碧波、浮岛、垂钓者……春风和煦的日子里,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一幅醉人的风景。

 

  仅一年时间,村民们憧憬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大红桥港,从一本规划方案,变成了现实。“那时候,一到春天,护城河里会有无数的蝌蚪,等它们变成青蛙就一群一群地往岸上爬。现在,河道变美了,说不准很快又能像从前一样听到蛙鸣了。”大红桥港的坝牢固了,河坡绿了,村民孙炳香的心里美滋滋的,自家距离河岸仅200米,如今,少了台风季深夜里巡河的揪心事,没事去河边走走,很舒心。

 

  大红桥港的变化,大伙儿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去年年底,便有慕名而来的垂钓者。“只要天气好,护岸边每天都不缺钓鱼的人。”沈月明自豪地说,每天少则四五人,多的时候有三十几个钓鱼的人,很多还是专门开车找到这里来的。

 

  “现在河里的鲫鱼、鲤鱼比较多。”说话间,河中心的浮岛发出声响,“估计是一条大鱼钻在里面了。”一旁的垂钓爱好者沈晓强兴奋地说。

 

  透过数据看水质。本月上旬,治水办对大红桥港监测断面水质状况统计显示,水质类别平均值为四类。

 

  隐忧:

 

  亲水之河还需多些呵护

 

  大红桥港变美了,现在村民们亲切地叫它“亲水的河”。“水清、岸绿、景美”的怡人景象,凝集了旺盛的人气,但也逐渐显现隐忧。“冲着环境好来钓鱼,怎么能把垃圾扔下不管了呢?”村民们无奈地说,随着前来钓鱼的人越来越多,包装袋、饮料瓶被随意留在绿化带里、河岸边。

 

  为此,村里专门购置了4个垃圾筒,放置在河岸边,给大伙儿扔垃圾提供方便。

 

  可是,让一些村民郁闷的是,河岸边好端端放置的4个垃圾筒,没过几天便不翼而飞了。“没办法,昨天又去运来两个垃圾箱,这些垃圾箱是水泥制的,总不会无故消失了。”工作人员表示,为了避免垃圾箱再次失踪,村里特意把它们用水泥砌在河岸边。“除了乱扔垃圾的情况,现在比较担心的是天气热起来,有人会下河游泳。”沈月明坦言,经过清淤之后,大红桥港的水还是比较深的,尽管水质、环境都达标了,但是安全无法保证,而且游泳的人一旦多起来,对河道刚刚建立起来的生态平衡也会带来影响。

 

  亲水的河,“重生”得来不易。大伙儿来散步也好、垂钓也好,还需对它多些呵护,愿大红桥港能够一直这么美下去。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周玥 /文 祝卓 /摄 编辑: 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