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乌镇》于2013年9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一直想写一本关于乌镇的书,希望能给慕名而至的观光客一个比较全面、生动的导游文本;给有兴趣解读乌镇的朋友一些有价值的背景资料;给父老乡亲一份共享自豪的备忘录;也给身在异乡的游子们送上一份浓郁的乡情。当然,如果多年后有人读到此书,并能借此一睹“当年”乌镇的风采,那更是超值回报了。
这么多的愿望,承载于十余万字的一本小书,能否如愿?没有太大把握,但我还是尽力而为。
构思提笔之际,我面对的其实有三个不同的“乌镇”:一个是历史的、传说中的乌镇,它躲在方志史籍中,相传于民间口耳间;一个是自己童年少年时生活过的、也就是四五十年前的乌镇,它留在我的怀旧记忆中;一个则是如今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乌镇,正有无数游客和来宾身临其境,三者一脉相承,不能割裂。
在“时空”的安排上,本书以纵向的视角,把历史上的乌镇与现实中的乌镇融会贯通起来写,梳理其发展脉络,探析其前因后果,展示其兴衰起伏,特别是十多年来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历程,花了较多笔墨加以记述。避免了只讲古镇历史而不及当代风貌,或只关注旅游风情而不深及历史底蕴的偏颇,以期读者能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乌镇的“前世今生”。
为了不至于写成“流水账”,本书采用了“按类分块”的写法。“史之记”、“文之脉”、“人之杰”、“景之韵”四个部分,从不同侧面展示乌镇的足迹和风采。这样,在内容的组合上可以更灵活些,文字表述也可活泼一些。
乌镇值得一写的内容实在丰富。作为《桐乡历史文化丛书》的一个分册,受整体篇幅所限,本书只能酌情取舍、详略互见。有些内容,如民俗风情、地方物产,原打算设置专篇进行详述,因考虑到《丛书》其他分册所写的各个古镇同处一域,这方面的内容大同小异,为免过多重复,所以就突出乌镇的“亮点”,择要而取,融入到“史之记”、“文之脉”、“景之韵”等篇章中加以描述。“人之杰”部分,也只是选择了乌镇的部分名人,从某个侧面加以记述。
关于乌镇的书籍和画册目前已出版了不少,各有侧重,各具特色,而我写乌镇,有我的优势。
作为乌镇人,我生于斯而长于斯,聆听过长辈关于老乌镇的絮叨,体验过水乡的春夏秋冬,亲历了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见证了乌镇从衰落到再度崛起的不凡历程。
作为乌镇人,我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查阅镇史资料、寻访故人、踏看古迹,去享受故乡赐予我们的那份美丽和自豪,去陪宾客游览景区,并为他们讲述乌镇的一个个故事……
拥有这样的优势,再加上对家乡的一往情深,写起来就能有所品读,有所感悟,更含有感情。相信读者能够“悦读”,并且心生共鸣。
采用《水墨乌镇》这个书名,也有我的一番考虑。“水墨”而之于“乌镇”,可谓传神点睛:水,赋予乌镇生命和灵气;墨,黛瓦粉墙,黑与白构成了乌镇的基本色调,乌镇就是一幅灵动的巨型水墨画卷。而“水墨”一词富含书卷之气,正好借喻乌镇厚重的人文底蕴。水墨之“墨”与乌镇之“乌”又在字面上吻合。三个因素融合,《水墨乌镇》的书名就成了不错的选择。
本书写作过程中,参考借鉴了不少书籍和文章,也引用了较多资料;书稿写成后,提交张森生先生等多位地方史专家审读,得到他们热情而认真的指教,并请桐乡市旅游委员会首席顾问、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向宏先生审阅了全文;为使本书添彩,还选用了李渭钫、徐建荣、李群力、金卫其等老师所摄的照片,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乌镇是一部读不完的书,更是一部写不完的书。站在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上,我为昔日的乌镇自豪,为如今的乌镇喝彩,更为明天的乌镇而衷心祝福!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