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可移动文物普查完成信息采集

发现部分茅盾自传手稿、解放前的消防设备

2013年09月25日 09:07 来源: 《今日桐乡》

    今年8月,我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入实施阶段。通过一个多月加班加点的工作,目前已完成对全市682家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等各类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摸底”。


  种类丰富、数量庞大、价值突出的可移动文物,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全国性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文化战略工程。“此次普查时间跨度为期4年,涉及单位调查、文物认定、信息采集、联网上报、分组审核等诸多环节,是一项时间长、范围广、任务重的系统工程。”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市专门成立普查机构、制定普查方案、建立普查队伍。来自君匋艺术院的马云飞是普查队伍的一员,他说因为是首次开展这样的普查工作,如何开展普查,如何做好解释说明,他们都进行了探索性的思考。


  “第一站去的是石门镇,要对25家单位进行普查,我们只能一家一家跑。”但这样的普查效率显然不高,调查人员及时改变工作方式,通过与镇(街道)的文化站联动,向普查对象发放《关于要求协助做好桐乡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函》、《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登记表》等相关资料。


  据了解,列入本次普查的文物原则上限定在1949年(含)以前的文物。但由博物馆、纪念馆收藏登记的1949年后的藏品,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两批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范围的作品,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则特别列入普查范围。表格上设有包括文物名称、类别、级别等14项基本指标,11类附录信息、照片影像资料及收藏单位主要情况等内容。


  此次普查,得到了绝大部分单位的积极配合。“主要是为了摸清家底,防止珍贵国有资产的流失。”不过让所有普查人员有些遗憾的是,在非文保单位发现的有价值的可移动文物寥寥。


  马云飞说:“不少单位因为多次搬迁,一些有价值的东西都已经不见了,有一家单位就表示,曾有不少老家具,但因为当时文物保护意识不够,卖的卖扔的扔,十分可惜。”


  不过在这样大海捞针式的普查工作中,还是发现了几件有价值的可移动文物。如乌镇植材小学就收藏了部分茅盾自传手稿,茅盾在这6页纸上讲述了自己和植材小学的渊源。市公安局则收藏了一些解放前的消防设备。


  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首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不会改变文物的权属现状。“但文保单位可以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如对损毁文物进行修复,提供寄存服务等。”下一步,我市将对普查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建立数据库,实现文物的动态管理。

所属专题: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记者 沈怡华 编辑: 宋琼燕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