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桐乡新闻 >域外媒体看桐乡 >其他媒体报道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追大家法 藏大自在——评沈伯鸿的画

  小引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和沈伯鸿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于桐乡相识。那时他是桐乡钱君匋艺术院的主任、书记,原以为他就是一个热爱艺术的行政干部,后来才知道他也是科班出身,曾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其时,受教于吴茀之、诸乐三、吴山明、卢坤峰等名家,在画理和技法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毕业返故乡浙江桐乡从事美术工作,行政之余在坚持作画。事实上,沈伯鸿是一个精力“过剩”的人,他既是一个能干的领导,一方面他把君匋艺术院、当地的美协打理的井井有条;一方面又是一个优秀的画家,创作了不少有质量、有高度的作品;同时,他还是一个好老师,提携后学,让桐乡这样的小地方出了不少响当当的有影响力的画家……他有这个能力,有这个精力,让几件事、几种身份在他身上并置、兼容或相互置换,不仅互不影响,而且互补。

 

  一个好画家,取决于好历练;一个大画家,取决于好心态。我在此特别强调他的画家身份,是因为,他不是把画画当作他工作之余的消遣方式,而是全身心投入创作,尤其是退休后,一直在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当然,画家不是每天在画室创作就一定能功成名就的,更多的时候,在创作实践以外的付出反而滋养了创作本身。

 

  一

 

  沈伯鸿曾经工作过的君匋艺术院里有徐渭、石涛、金农、吴昌硕等人的精品,这为沈伯鸿的大写意花鸟画创作提供了上下文的联系。我戏言过,如果君匋艺术院有大量的人物画藏品,如果沈伯鸿在专业创作机构工作,沈伯鸿不会放弃人物画创作,因为那是他的专业。沈伯鸿早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人物专业,他的人物画生动传神,柯文辉曾就其人物画代表作品《丰子恺先生造像》这样评价:“松骨梅魂,目光淡远,与丰先生画风、随笔境界贴近,清凛耐寒,气象慈祥。”吴山明曾说:“人物生动传神,注重写生,黑白处理得好,背景简洁明快。”

 

  如果毕竟是如果,事实不需要如果。人物专业科班出身的沈伯鸿绘画题材遍及竹、兰、藤本、佛像、人物、山水,却成就于花鸟,尤擅藤本,在藤本之中,又特别喜爱画葡萄,有“沈葡萄”之美誉。钱君匋曾为沈伯鸿的葡萄画题句:“凌云健笔意纵横。”王伯敏则认为:“明珠滴翠,春华秋实,伯鸿画葡萄,能令紫玉放光辉。”

 

  在美术史上,徐渭、八大、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人理论上瓜分了大写意发展的制高点,徐渭偏重心情抒发,八大冷峻野逸,吴昌硕糅书法、金石之气而大气豪迈,齐白石吸收了民间艺术而雅俗共赏,潘天寿注重经营而匠心独运,换句话说,可资大写意花鸟创作发展的空间有限,然而在当下这一门类最为普及,尽管有气候甚至有一点样子的画家屈指可数。

 

  大写意花鸟画入手容易提高难,很多画家画了一辈子也不能入得门庭,即便入得门庭也免不了一个“俗”字,免了“俗”字也难免在风格上亦步亦趋。沈伯鸿在大写意花鸟画上的成绩是让人刮目相看的,中国式的私淑在他的身上也得到了极致的体现。他的花鸟画明显受到吴昌硕铁笔铮铮、红花墨叶的影响,吴昌硕画梅、兰、竹、菊,沈伯鸿也爱写梅、兰、竹、菊,甚至有一些作品连题款都如吴派作品中那般跌宕铺陈,不过,这种与前辈大师作品风格的相似显然不是沈伯鸿想要的,就像老辈书法家有了强烈的风格还坚持临帖一样——临摹、再现和表现只是一种“补气”的方法。沈伯鸿用吴派“补气”,补的自然是正大之气,阳刚之气,所以,大笔墨、大气局是沈伯鸿作品所呈现的基本面貌。

 

  沈伯鸿特别喜欢画藤本,葡萄、葫芦、丝瓜等更是他常画常新的尤物,尤其是他画的葡萄,晶莹剔透,琼浆欲滴,受到大家的好评。实际上,熟谙美术史的人知道,徐渭画意笔葡萄已经把这一题材画到绝处,墨点似泪点,非物非形;齐白石画葡萄,取形似,多为盘中物,小品居多,再后,意笔葡萄创作难有高手,徐悲鸿、苏葆桢师徒,以西化中,惟妙惟肖,也难免少了几许东方式的韵致。沈伯鸿为了画好葡萄,他在家里栽培多种葡萄优品,四季细心观察、写生和默记,捕捉葡萄的“神气”,用行草书之法写藤,侧笔大写画叶,点厾或以笔圈出果实,或墨或色,和徐渭、齐白石笔下的葡萄都有很大的不同。百岁老画家谭建丞对其葡萄作品形象地用了“泼墨作叶,篆笔作骨”8字,又说“得不似之似”,可谓方法论上、形式感上概括得异常精准。

 

  标签图式是建立画家个人影响力的关键性要素,郑板桥写竹,齐白石绘虾,徐悲鸿画马,黄胄画毛驴,这种标签化的对应在中国传统绘画发展中如影随形,某人善什么,精什么,有时会让美术史撰写改变角度。沈伯鸿的大写意葡萄画吸收了徐渭、齐白石等古今名家的特点而意趣十足,独辟蹊径,并有大量作品传世,所以,不难想象为什么沈伯鸿的作品如此受到专家和广大书画爱好者的认同、喜爱。

 

  二

 

  大写意花鸟的创作因为无法精确形象、速度而魅力无穷。大写意花鸟创作论神似,对形的要求不高,王摩诘说“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就是这个道理,后世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对前者又做了有效的补充。沈伯鸿的作品写博爱,写情趣,写性情,深省其“似与不似”之真味。大写意花鸟创作不能绕开书写性,“写”是大写意的基本属性。“大写”之下,是快与慢的角力,快易流畅、慢易厚重,只是怎样流畅到荡气回肠而不会流滑轻佻?怎样厚重到浑厚华滋而不会滞重呆板?多快算快,多慢算慢,无法量化。

 

  大写意中的“写”和中国书法中的“写”如出一辙,故而,历来大写意画家无一例外都是书法的好手。沈伯鸿是一位有心人,画画之余,临池不辍。

 

  沈伯鸿的书法是抒情的,很多作品写的都是自己的自作诗。他的书法风格、书体不多,几乎都是古拙的、自在的行草书为主,很少带有功利性。这让我想起陶渊明,陶诗在文采和用字上谈不上多大的高明,然而能1000多年对历朝历代产生影响,是因为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自由不羁的理想融在作品里。沈伯鸿画追求的是田园风光、追求平和与关注自然的真情实感,他的书法同样也是这样的气息,平淡,不张扬,他似乎就是在写自己的人生,写自己的性情,写自己的态度。

 

  沈伯鸿会左手书,水平和正手所作相当,写得亦能淋漓尽致,他不拘泥于笔画精微之处的细枝末节,总是假以粗笔长线,大刀阔斧地处理线条和布白分割,大气而无琐碎之感。

 

  我相信,没有评论家愿意用“自在”这个词来评价一个人或者一件作品,而我之所以觉得“自在”特别适合沈伯鸿除了因为他作品里无争、自乐的秉性外,再就是他左手书。有意思的是,沈伯鸿在画上题款写的是一手吴昌硕的字,偏瘦劲;创作单件书法作品时,(不管是左手还是右手)则带有一点点何绍基的影子,偏丰韵。沈伯鸿左手书不外两种可能:一是想在左手书方面找到与常态书法创作的共性;二是玩,前者是经验积累和治学的方法,后者则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我不认为前者是一个好的治学方法,但我觉得后者是一种修行的境界,书法到了玩的境界,自然就能了却功利,自然也就能超凡脱俗了。

 

  沈伯鸿的书法所呈现的面貌显然源自传统样式,但那穿越千年“采菊东篱下”的自在神情已经让书法之法不再重要,更为关键的是,这种自在出现在他的绘画创作中,如有神助地把传统意义上的“线条”增添了文化筹码。

 

  三

 

  沈伯鸿的“自在”不仅表现在其书画创作之中,还表现在其诗文创作和绘画理论的总结中。显然,他的自在是来源内心的,是一种自然流露,无处不在。

 

  沈伯鸿题画中往往托物寓意,借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关注和对生活的热爱。如在他享誉的葡萄画作品中,就有:“春去夏来新藤长,庭前屋后爬满墙。葡萄直垂到窗口,恰似明珠入画框。”“晨起东方霞满天,一道曙光过墙来。架上碧玉呈金色,粒粒通透且饱满。”“中秋佳节天已凉,桃梅李果卸时装。唯有架上巨峰珠,粒粒呈放紫玉光。”有答客问:“今岁冬日酷寒冷,藤石轩里似绿荫。君问明珠何处来,我师造化重写生。”有画法论:“风雨葡萄落笔难,果与叶藤分不开。老夫此时凭感觉,横涂竖抹势自来。”“吾画葡萄无奥秘,用笔注重点线面。”“一笔画长藤,两叶有浅深。三串须错落,整体重气韵。”有人生得意:“忽见眼前葡萄园,满架翠珠挂上边。吾友伸手去采摘,竟是画笔圈出来。”有老夫轻狂:“我写东方碧玉珠,朝夕园中常观之。若是旁人狂喝采,横涂竖抹来兴致。”有生活写照:“昨日友人赠葡萄,置于画室作写生。今日客来忙招待,不用葡萄用甜橙。”“吾家小园葡萄青,孙女嘴馋手已伸。急忙上前来劝阻,留着时时作写生。”“友人约我吃夜宵,三杯红酒身已飘。拿起画笔不当笔,端起砚台满纸倒。大块为叶小为珠,再涂几根乱线条。众人拍手齐喝采,醉笔到底有味道。”有人生感慨:“日日圈珠写藤萝,画去宣纸已无数。静时独坐藤石轩,想想满意却不多。”

 

  我特别喜欢:“醉来握笔人若狂,乱涂葡萄全走样。粘壁斜视好得意,恍惚梦见徐文长。”这首诗,有景有意境,写出了画家创作过程中梦呓的痴迷。更为重要的是,他多次在题画中论述了自己的绘画主张和艺术思想,如:“写藤即是线,画叶便为面。葡萄乃作点,概括点线面。”

 

  从诗词学的角度讲,沈伯鸿的题画诗称不上字字珠玑,但是,全由心出,放在画面上倒也妥帖。

 

  文人画特别是写意的文人画,没有像样的题款是没嚼头的,有时候那些穿插有序的书法和文本甚至抢了画的风头也没有关系,有时候好的题款不仅为作品增添了层次,也让画外之意、物外之趣更加丰富起来。沈伯鸿没有专门的理论著作,他的一些对艺术、对人生的言论多来自其学生和亲朋的转述,好在他每画必题,题画的内容涉猎画注、画理以及心情和感慨多个门类,这为研究沈伯鸿个案提供了有效的参数。不善言谈的沈伯鸿在题画中回答了很多关注他的人一些问题,抒发了自己真实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古代画论、对古人、对同时代画家、对自己技法的认识,也蕴藏了对中国传统绘画理论、西方绘画理论的理解和诠释,是其书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年,孔子被围困在陈、蔡两国,子路问:为什么讲仁德的人却被困?孔子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大致的意思是,历史上有才有德而不被接纳的人很多,怎么做在于自己,而回报与否则在于上天。这句话讲的是孔子不畏困顿,不轻易改变自己的君子气概。沈伯鸿出生在桐乡,现在生活在桐乡,他有的是机会到嘉兴、杭州发展,但是,他选择坚持,就像他坚持大写意花鸟创作一样。

 

  沈伯鸿近几年来创作的大写意花鸟画作品,题材都取决于农村随手可见的藤本花卉,他吸收了前辈艺术大师的心法,把民间审美的质朴纳入他的画中,同时融汇了西方现代主义的表现性特征,注重点、线、面的交叉、重叠、组合,注重色与色、色与线之间的关系,强调整体的浑然气势与韵致,形成了既有现代构成意味又有传统笔墨情怀的审美图式。迄今,沈伯鸿的艺术探索依然具有旺盛的创造潜力,不露声色地执着于探索大写意花鸟画在现代艺术语言中的丰富性,用来自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充满感情、充满智慧传递出一个中国艺术家眼中特有的东方智慧和情愫。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美术报 作者: 谢海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工地宣讲十八大
    工地宣讲十八大
    绿色兴镇
    绿色兴镇
    蔬菜直供饭店
    蔬菜直供饭店
    给厂房加层
    给厂房加层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