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墨绿,阡陌相连;鱼塘遍布,水光潋滟。
桐乡市河山镇俞家湾,这个只有30多户人家的小村落,时光似乎不曾流逝,一切还是400多年前的模样:150亩桑基鱼塘自成天地,村民们循环着桑叶养蚕、蚕粪喂鱼、塘泥肥桑的绿色生态养殖模式。
这是嘉兴硕果仅存的桑基鱼塘。作为一年前新列入的省级文保单位,最近,它正被计划着打造成集休闲旅游和文保教育为一体的基地。文物考古专家说,在提倡绿色环保生态养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俞家湾桑基鱼塘不光具有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价值,也将引发人们在保护生态、科学种植等领域的思考。
源自明朝的“循环经济”
“桑树是摇钱树,鱼塘是聚宝盆。”这句民谣,在俞家湾传了一代又一代。
150亩桑基鱼塘算不上广阔,却是一处以自然圩和塘为基础,按照鱼塘桑地四六比例打造的小而完整的生态圈,也是杭嘉湖平原不多的一块绿肺。
“资料记载,明代以后,桑基鱼塘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发展,逐步造就了江南‘鱼米之乡’的雏形。所以我们认为俞家湾桑基鱼塘的开设应该在明末清初时期。”桐乡博物馆工作人员称,作为我国水乡地区传统综合农业生产模式的例证,在江南繁华了数百年的桑基鱼塘,对于研究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进程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更为难得的是,桑基鱼塘至今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发挥着其经济价值。”经过20多年发展,俞家湾所在的河山镇,纺织业已经成了当地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依然养蚕养鱼的村民,还在这块土地上收获着丰厚的回报。
“这是我们的聚宝盆。”一位80多岁的俞家湾老人说。
渐渐消失的“桑阴鱼肥”
老人眼中的聚宝盆,曾经遍布整个江南。
明代归安县人沈氏所著的《沈氏农书》中记载:“池畜鱼,其肥土,可上竹地,余可壅桑,鱼,岁终可以易米,畜羊五六头,以为树桑之本。”归安县大致位于如今的湖州市区。嘉兴的桑田和鱼塘,曾经和那里连成一片。
只是,岁月变迁和人为破坏,俞家湾的桑基鱼塘,成了嘉兴土地上的一曲绝唱。
上世纪70年代,俞家湾一个较大的鱼塘被填变成农田。而在几年前,有关部门打算平整掉这一片土地,由于水塘太多,平整难度太大,这里的桑田和鱼塘才得以保存下来。如今,俞家湾仍保留有大小不等10个鱼塘,面积最大的有8000多平方米,最小的也有1000多平方米。
直到文保部门发现,这是京杭大运河流域一种历史遗存的综合农业养殖模式,俞家湾的桑基鱼塘,才渐渐被人们认知它的价值。2008年,桑基鱼塘成了桐乡市文保单位,3年后,它又被列入省级文保单位。
在桐乡市博物馆馆长张新根眼里,俞家湾桑基鱼塘保存完整,四周生态环境保护良好,不仅是杭嘉湖地区桑基鱼塘原始生产形态的一个缩影,也是江南水乡传统农业中综合农业生产模式的实物代表,为研究桐乡乃至整个杭嘉湖地区原始农业生态养殖模式提供了实物资料。“当地正在考虑将其保护性开发,打造成集休闲旅游和文保教育为一体的基地。”
经济发展和传承保护的思考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正渐渐失去或改变其原始风貌。浙江范围内,几乎很难再找到俞家湾这样凝聚着先辈智慧的生态种植模式。”有着多年文保和考古经验的张新根说,发展经济的同时,千万别破坏文物的传承和保护。“文物保护不只是文物保护单位的职责,对于历史和前人留给我们共有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每一位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任何人、任何单位都没有权利剥夺我们后世子孙这种一旦失去便无从拥有的精神陶冶和灵魂熏陶。”
张新根希望更多人到俞家湾去参观桑基鱼塘的生态模式,感受它魅力的同时,提高自己保护历史遗迹的意识。“不要让我们的后人,身在江南找江南。”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