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桐乡新闻 >域外媒体看桐乡 >嘉兴级媒体报道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六旬老人社区义剪四年

  在桐乡市梧桐街道杨家门社区里,70周岁以上的老人只要拿着身份证就可以享受到免费理发的待遇,这正是61岁的宋玉成4年来一直坚持在做的。“我会一直做到做不动为止,为社区多做点贡献。”宋玉成说。

 

  理发屋里生意“红火”

 

  宋阿姨的理发屋在社区里有着很好的口碑,不仅因为她的理发手艺过硬,更在于她有一颗服务老人的爱心。社区里的一些高龄老人行动不便,无法下楼到店里理发,只要一个电话,宋阿姨二话不说拎着工具就上门服务,而且是随叫随到。

 

  昨天(7月31日)下午,记者来到宋阿姨的理发屋。不到10平方米的理发屋里,不到1小时,就有4位老人前来理发,让宋阿姨忙得不可开交。“今天客人不算多,但自己心里很开心。”宋阿姨说。

 

  据了解,在杨家门社区,6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1300人左右,其中70周岁以上的老人占了近一半。“宋阿姨的理发屋虽然才开了3个多月,名气已经不小了。她为社区70周岁以上的老人免费理发,不到70周岁的老人也只收5元,很多居民慕名而来。”社区干部于爱明告诉记者,看似红火的生意,其实也只够维持理发屋的日常支出。

 

  六旬老人每天理发

 

  自从今年4月办起这个理发屋后,每天上午8点,宋阿姨准时将“理发请进”的纸板拿到门口,到下午5点左右关门去接小孙子放学。宋阿姨整天忙忙碌碌,没有太多的时间休息。

 

  记者了解到,2008年后,宋阿姨关掉了自己在桐乡振兴西路的理发店,回到家里成了专职“保姆”照顾小孙子。但是,只要社区里举办义务活动,替老人理发、帮人修伞之类的,宋阿姨总是主动参加,从不落下。那阵子,每周四上午,宋阿姨都准时来到社区为老服务站,为有需要的老人剪发。

 

  因为宋阿姨的手艺好,每周四来剪发的老人早早地在服务站等候了,这可累坏了宋阿姨。这么多的老人,靠一个人一个上午全部剪完,宋阿姨连坐下休息一会都不行,“他们这么早赶来,如果这次没剪就要再等一个星期,多不好意思啊。”

 

  为此,在杨家门社区的帮助下,宋阿姨办起了理发屋,以前只在每周四理发,现在每天都开门迎客。

 

  义剪也是回报社会

 

  宋阿姨已经61岁了,但没有养老金。现在一家五口就蜗居在50多平方米的住房内,家里并不富裕。

 

  今年,宋阿姨想在桐乡迎凤路上租间店面理发,以补贴家用。得知这一情况后,社区免费为她找了一间办公用房,一方面可以赚点小钱,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为老人们服务。

 

  “当初学剪发很苦,但是现在看来,这门手艺是少不得的。”宋阿姨也懂得感恩,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社会,“现在条件好多了,就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记者 马国海 作者: 记者 马国海 编辑: 朱勋一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我们的队伍有力量
    我们的队伍有力量
    减能增效
    减能增效
    三人玩转篮球
    三人玩转篮球
    补铁锅六十年
    补铁锅六十年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