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我和老伴在生活中精打细算、特别节俭,而媳妇的性格大大咧咧、出手松爽,两代人在性格上形成强烈的反差。都说牙齿与舌头难免会打架,但是我们这个家庭,在最困难的10多年里,家庭成员之间无代沟、无口角、无吵闹,左邻右舍众口一词,如此和睦,实在少有。
记者核实:杨家门社区居民孙炳松老人今年已经75岁了,10年前,儿子和媳妇双双下岗,为渡难关,他们一家从乌镇南宫社区搬到了市区杨家门社区,祖孙三代住在一间破旧的小房子里。说起自己的家庭,老人特别自豪,一个劲地称赞家人的好。孙炳松介绍,2006年10月,他突发脑溢血深度昏迷,昏睡了多个昼夜之后才转危为安。
很多人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孙炳松一直坚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个后福在他养病的6年多时间里逐渐显现出来。孙炳松病后半身不遂,生活无法自理,他戏称自己成了日图三餐、夜图一宿的“活死人”。
由于家里很穷,请不起保姆,所有照顾病人的活只能让孙炳松老伴担着。每天老伴顶着月亮起床,伴着月亮入睡,却从来不嫌累不叫苦。孙炳松年迈的老母亲来他家里居住时,因为没有床,孙炳松老伴就把自己的床让给了老母亲,而她自己睡了3个月的地板。
孙炳松老两口的孝顺与品行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下一代。孙炳松说,他们老两口与小辈性格反差强烈,生活习惯上也有很多不同,但是互相之间从未红过脸,一有矛盾双方都会互相包容、换位思考。孙炳松的儿子也跟他一样不搓麻将不抽烟,知道父亲喜欢看报纸,每天从邻居家借来报纸,父亲看完后再去归还。女儿和女婿虽然住的远,但是每个星期都会来看望他们两次。
生命无大碍,人间有大爱。孙炳松康复后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关怀,专门派医生上门为他免费体检。但是,为了防止病情复发,孙炳松必须常年服药,但进口高效药品价格昂贵,曾一度让孙炳松一家不堪重负,生活陷入困境。虽然家里比较困难,但是他们一家懂得勤俭持家、开源节流。汶川地震的时候,孙炳松第一时间赶到社区去捐款,这些善举不管是家人还是邻居都看在眼里。
孙炳松说,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什么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夫妻恩爱、子女孝顺、家庭和睦、勤俭节约这就足够了,家庭财富并不是衡量幸福的主要标准。
所属专题: